在裝藥前應該保證鉆孔孔內和孔旁潔凈,余水和余渣應用高壓風吹洗干凈。每次裝填藥劑,都要觀察確定巖石、藥劑以及拌和水的溫度是不是符合要求。對于垂直孔,直接將混合物倒入孔中,使混合物體填充密實,灌滿為止。對于水平孔,斜孔,向上孔,灌入孔中的混合物,水和藥劑的比例應該為 0.28比1,呈膠泥狀。使用一根與孔徑大小一致的鋼管,將鋼管按直徑分成兩半。將膠泥狀混合物倒入鋼管的一半中,再將另一半與之合上。將合上的鋼管插入孔中,直至反應結束。插放的角度應該與開采對象破裂方向一致。鋼管可重復多次使用。也可將藥劑攪拌后用灰漿泵壓入,孔口用黃泥封上保證水分藥劑不流出。
對于采石場和超大體積的設備基礎破碎施工,操作人員的協調配合很重要。應采用多分灌裝小組的方式。每小組由主副兩名灌裝手組成。取藥攪拌時,主灌裝手負責取藥份量和攪拌,副灌裝手負責藥劑在攪拌過程中加水。灌裝時,主灌裝手負責灌裝進孔,副灌裝手負責確保藥劑搗實,完成后用舊麻袋覆蓋孔口。各小組采用“同步操作,少拌勤裝”的方式操作。即:每組施工工人在每次操作循環過程中負責裝孔的孔數不能過多。每次拌藥量不能超過實際能夠完成的工作量。各灌裝小組在取藥、加水、拌和、灌裝過程中應基本保持同步,可以讓每個孔內藥劑的最大膨脹力度基本保持同期出現,有利于混凝土和巖石的破碎。
灌裝過程中,已經開始發生化學反應的藥劑(表現開始冒氣和溫度燙手)不允許裝入孔內。從藥劑加入水到灌裝結束,這個過程的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否則容易沖孔。巖石剛開裂后,可向裂縫中加水,支持藥劑持續反應,可獲得更好效果。
設計破碎方案:布眼前首先要確定至少有一個以上自由面(臨空面),鉆孔方向應盡可能做到與自由面平行;切割巖石或混凝土時同一排鉆孔應盡可能保持在一個平面上。自由面越多,單位破石量就越大,經濟效益也更高。破碎方案確定后,首先使用鉆機鉆孔。關于孔徑、孔距、孔深和破碎設計,應根據被破碎物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混凝土結構:有無鋼筋、鋼筋直徑、排列情況;巖石結構:性態、節理、被破碎物的大小等。孔距與排距(抵抗線距離)布置:孔距與排距的大小與巖石硬度、混凝土強度及布筋有直接關系,硬度越大、混凝土強度越高、布筋密鋼筋粗時,孔距與排距越小,反之則大,孔距與排距布置,根據施工經驗提出以下鉆孔數據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