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和獎補政策 |
![]() |
價格: 元(人民幣) | 產地:本地 |
最少起訂量:1個 | 發貨地:本地至全國 | |
上架時間:2021-11-18 16:05:53 | 瀏覽量:98 | |
合肥臥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貿易型 | 公司類型: | |
所屬行業:企業其他服務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葉琴 () | 手機:15755168119 |
電話: |
傳真: |
郵箱:1329301601@qq.com | 地址: |
高企申報一直都是企業朋友們比較關注的內容,他不僅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獎補補貼,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形象,所以企業申報高企成功后真的是益處多多啊!那什么樣的企業才能申報高企呢?申報高企需要哪些材料?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如果看完這篇《2022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和獎補政策》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聯系小編咨詢 一八二 六九七四 六八九八
一、2022年安徽省高企申報條件有哪些? (一)企業申報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需大于10%; (三)對企業主要商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 (四)企業需要獲取對其主要商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附和如下要求: 1、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2、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商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二、2022年安徽省高企認定獎補補貼有哪些? 1、首次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或者連續3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根據指標得分情況,省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2、對于規模以下首次達到規模以上的給予10萬元獎補;
三、2022年安徽高企的申報程序是什么? (一)企業自我評價 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進行自我評價,符合條件方可要求進行申報。 (二)網上注冊申報 1.在“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注冊登記。未注冊的企業登錄“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注冊登記并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
2.“科技bu服務平臺”提交材料。申報企業通過“科技部服務平臺”填報資料,生成導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PDF格式,并按要求上傳證明材料,包括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申請書封皮,知識產權相關材料,企業人員相關材料,研發項目相關材料,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材料,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材料,國家或行業標準證明材料,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基礎信息表、主表及其相關附表。
3.“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注冊登記。申報企業在“科技部服務平臺”注冊填報后,再訪問“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從企業申報入口,跳轉到安徽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中心,進行注冊登錄。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登錄后跳轉回“省系統”,在線填寫《企業信息完善表》,打印后選擇合肥市科技局作為注冊信息管理機構,并提交注冊信息,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2 6974 6898(專注企業服務10年: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公司注冊、商業計劃書、可研報告、3A認證)
4.“省系統”提交材料。申報企業登錄“省系統”,按系統要求填報資料(填報內容須和“科技部服務平臺”上內容一致),上傳相關附。 5.中介機構注冊登記及提交備案材料。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只須在“省系統”注冊登錄,并上傳中介機構承諾書和符合《工作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包括營業執照、在崗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全年職工社保名單并加蓋人社部門公章,或者職工工資發放清單(如通過金融機構的工資發放資料等)。已注冊中介機構無需重新注冊,若需更新證明材料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再重新上傳提交。
好了,以上就是《2022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和獎補政策》的全部內容,還有別的疑問可以直接聯系小編咨詢 一八二 六九七四 六八九八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