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底前,完成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將生態保護紅線落到地塊,明確生態系統類型、主要生態功能,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省“一張圖”。
組織開展秦嶺區域“五亂”問題整治
陜西省青山保衛戰行動方案指出,在鞏固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專項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堅持以西安為重點,秦嶺其他5市全覆蓋的原則,徹底完成專項整治后續工作,突出抓好“五亂”問題整治。積極穩妥推進已拆除別墅覆土植綠還耕,抓緊完善土地回收和其他項目手續。組織開展秦嶺區域“五亂”問題整治。秦嶺6市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夯實縣(市、區)政府屬地責任,建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工作臺賬,實行問題銷號管理,切實做到責任明確、監管到位、查處有力、收到實效。
著力解決亂搭亂建問題,嚴肅查處未批先建、非法占地、批小建大等各類違規建設,嚴肅查處違規供地、批建分離、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等行為,嚴禁在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進行各類房地產項目開發、新建(擴建)宗教活動場所等;著力解決亂砍亂伐問題,嚴肅查處侵占林地、毀林毀草、破壞植被、亂挖野生植物等違法行為,規范木材及其制品運輸經營活動;著力解決亂采亂挖問題,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越界采礦和破壞性采礦等活動,嚴肅查處在河道、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地等區域非法采砂、取石、取土、開墾等行為,嚴禁在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新批采礦權和探礦權;著力解決亂排亂放問題,夯實企業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完善城鄉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堅決防止違法占地堆放沙土棄渣、畜禽養殖糞便露天堆放等現象;著力解決亂捕亂獵問題,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販運野生動物及非法銷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犯罪行為,加強對涉及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加工利用的餐飲、酒店等場所的管理。
全面排查各類旅游項目及其配套設施,整治未批先建、以旅游名義實施的其他開發項目等問題,指導景區(景點)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對已建成旅游景區(景點)進行規范管理。對秦嶺禁止開發區內的農家樂(民宿)依法拆除、恢復生態;對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內的農家樂(民宿),完善相關經營手續,并對旅游服務等級進行復核。強化屬地管理,建立農家樂(民宿)長效管理機制。
各市縣區政府對轄區青山保衛戰負總責
各市、縣、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青山保衛戰負總責,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各市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青山保衛戰的責任主體,縣級政府是實施主體。班子成員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對分管領域的青山保衛戰工作負領導和監管責任。相關部門對職責范圍內的青山保衛戰工作負領導責任。各市要結合實際制訂本行政區青山保衛戰具體實施方案,確定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建立完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青山保衛戰工作機制,確保青山保衛戰各項任務按期完成。
將青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內容,對各市政府及省級各相關部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和督察。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問責、終身追責的原則,對監管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以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追責問責。推進自然資源負債表編制工作,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