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余應力與作用應力關系的實驗研究: 貴州高效率振動時效設備 振動時效機 振動時效儀
實驗1:對薄板試件(SAE1070, 7.6X1.9X0.13cm)進行噴丸處理后,施加交變彎曲應力,使殘余應力發生變化。其結果如表24所示。殘余應力是用X射線法測定的。試樣2是噴丸處理的,試樣3-6是噴丸后又施加了交變應力。經高應力交變處理時,殘余應力有明顯的下降。作用應力低則殘余應力變化小甚至不變化。圖25是根據這些結果表示的交變應力作用下殘余平均應力的變化規律。從圖中可見,當處于彈性極限直線所包圍的內部狀態時(例如試件3),即使有應力交變作用,平均應力也不變化。而試樣4-6在交變應力作用下,平均應力都將向彈性極限直線移動,這些都是在壓應力狀態下應力的變化情況。即使在拉應力狀態下,也仍然是如此,如圖中B點,在交變拉應力作用下向C點移動;在A點時,平均應力就不發生變化。這些都和圖23所反映的規律是一樣的,即作用應力和殘余應力之和必須大于材料的屈服極限時,平均應力才能下降。
表24 用振動消除薄板試樣的殘余應力 貴州高效率振動時效設備 振動時效機 振動時效儀
試樣No
|
試驗后的應力(7Mpa)
|
應力范圍(7Mpa)
|
作用應力(7Mpa)
|
周次
|
|
1
|
-23
|
0
|
|
0
|
(初始狀態)
|
2
|
-51
|
0
|
|
0
|
(噴丸處理)
|
3
|
-51
|
35
|
-86 -16
|
27000
|
|
4
|
-41
|
70
|
-121 +19
|
27000
|
|
5
|
-37
|
85
|
-126 +44
|
100
|
|
6
|
-34
|
85
|
-122 +48
|
27000
|
|
為盡量明確作用應力與殘余應力的關系,實驗2:如圖26用板梁的振動處理結果來說明,用一普通鋼制成的長1200cm,寬120cm,厚16cm的板梁,在其上表面堆焊出兩條焊道,測其殘余應力為150Mpa左右。將板梁一端固定成懸臂狀,并在另一端激振,由應變片1測其動應力為80Mpa。
|
表26 板梁殘余應力值
點 號
|
1
|
2
|
3
|
振前應力值
|
150
|
150
|
150
|
振后應力值
|
76.5
|
82.5
|
140.5
|
消除應力值
|
73.5
|
67.5
|
9.6
|
消除比例(%)
|
49
|
44.9
|
6.4
|
|
經30分鐘的振動處理后,再次測圖中梁上三點的殘余應力,其變化見表26。不難看出同上面一樣的結果:動應力越大消除應力的效果越好,而消除應力的最必要的條件 就是:作用應力與殘余應力之和必須大于材料的屈服極限.即:
σ動+σ殘>σs
貴州高效率振動時效設備 振動時效機 振動時效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