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緩凝劑
緩凝劑是延緩混凝土凝結時間而對后期強度無明顯影響的外加劑。因其兼有減水作用,也稱緩凝減水劑。緩凝劑適用于高溫條件下連續灌筑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預拌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中摻入緩凝劑的目的是為了延長水泥的水化硬化時間,使新拌混凝土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塑性,從而調節新拌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緩凝劑及超緩凝劑(液體、粉體)摻入量少,造價低,性能優良,使用方便,完全可以滿足水泥穩定類路面基層材料的施工要求;本品與水易溶,通過拌合水加入到混合材料中,解決了外加劑添加均勻性難以保證的問題,減少功耗,降低施工成本。
應用范圍:
緩凝劑用于延長水泥的可工作時間和凝結時間。緩主要用于高溫季節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泵送與滑模方法施工以及遠距離運輸的商品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日最低氣溫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于有早強要求的混凝土和蒸汽養護的混凝土。緩凝劑的水泥品種適應性十分明顯,不同品種水泥的緩凝效果不相同,甚至會出現相反的效果。因此,使用前必須進行試配,確定摻量方可使用。
技術性能行業標準: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
★ 緩凝劑能夠大幅度延長水泥穩定路面基層材料延遲成型時間,也可用于水泥砼緩凝劑。
★ 添加量及延長時間:在水泥穩定路面基層的混合料中加入1%-2%﹙以水泥質量為基準﹚的緩凝劑,可以使混合料的延遲成型時間延長到6小時以上。
★ 將緩凝劑加入到拌合水中,再將拌合水加入到混合料中制成均勻的水泥穩定基層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層的攤鋪。
作用原理:
混凝土緩凝劑大多對水泥顆粒以及水化產物新相表面具有較強的活性作用,吸附于固體顆粒表面,延緩了水泥和漿體結構的形成。
無機類緩凝劑,往往是在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難溶的薄膜,對水泥顆粒的水化起屏障作用,阻礙了水泥的正常水化。這些作用都會導致水泥的水化速度減慢,延長水泥的凝結時間。
緩凝劑對水泥緩凝的理論主要包括:吸附理論、生成絡鹽理論、沉淀理論和控制氫氧化鈣結晶生產理論。
包裝與貯存:
★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包裝規格。
★ 宜在室內陰涼、干燥、通風處保存,可在零度以下環境中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