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社報) 過去,中國一直依靠廉價勞動力,低價的環境成本和低價土地使用成本等成為世界加工廠。而今,這種低成本的加工出口已經失去優勢,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型就迫在眉睫,必然成為中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創造”給一家壓縮機企業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上海樂高壓縮機有限公司。
上海樂高壓縮機的年產近100萬臺,居國內領先地位,行業增長小于6%,樂高壓縮增長約15%,遠超過行業水平。利潤比比去年同期增長43%,連續三年在國內高壓空氣壓縮機行業出口第一。上海樂高壓縮機有限公司在國內出口總體受影響的情況下,反而逆市飄紅,出口、利潤不減反增。再這一連串數據的背后,“中國創造”無疑為上海樂高壓縮機提高了一個最佳案例。
上海樂高壓縮機有限公司從創建起,就站在郎咸平曾提出過“6+1”理論的最高端——產品設計。以提供高壓空氣壓縮機為契機,以提供高端壓縮機為支點,從而撬動了發展空間。上海樂高壓縮機有限公司的龔玉華總裁提出:“我們要以“政策驅動、營銷驅動”,轉變成為“產品驅動、客戶驅動”,開發出真正適合的客戶所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才能實現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