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步步緊逼,小商品城(600415,SH)正謀求做出改變。“我們分析認為,未來如社區夫妻店、便利店、小超市的銷售方式仍然是趨勢和方向,而這些地方出售的產品,大多來自二級,甚至三級批發商,成本比較高。”小商品城董事
公司由此展開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這個被命名為B2R(Business-to-Retailer,商家對零售網)的項目,通過設立“合眾網”,吸引小商品城7萬余家實體商鋪背后的制造商進駐,項目設想先由零售商與生產企業借網絡對接需求。隨后由小商品城在全國各地設立的倉儲中心發貨,以此打造生產企業與零售商直接對接的通道,縮短商品流通環節。
這與阿里巴巴集團牽頭組建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CSN)頗為相似。但小商品城B2R項目負責人王建軍并不認為公司與CSN存在競爭,“馬云搶食的是零售商的空間,而我們走的是線上線下融合的道路,與零售商則是同盟關系”。
小商品城的電商道路
盡管2012年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成交額突破580億元,連續22年位居全國專業市場榜首,但從2009年到201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7.63億元、31.7億元、33.96億元、36.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16億元、8.09億元、6.46億元、7.07億元,沒有太大起色。相較而言,天貓商城2012年的交易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
小商品城為此打造了 “義烏購”。公司曾在公告中介紹,把“義烏購”打造成為服務于實體市場,以誠信為根本,線上線下對應,融信息發布、信用擔保、交易支付、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專業B2B電子商務平臺是公司電子商務的發展戰略。
“"義烏購"現在每天已經達到100多萬的瀏覽量,這對以批發為主的專業市場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王建軍說。
小商品城的下一步則是構建一個依托于“義烏購”平臺,以信息化為主要手段的蛛網式渠道網絡,為市場提供渠道解決方案的B2R項目。
小商品城董事長金方平表示,電商道路是大勢所趨,將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年內四地試水B2R
這次,小商品城準備動批發商的奶酪。“通過B2R項目,我們希望能減少商品流通領域的中間環節,改變目前多級批發的現狀。”王建軍說。
據悉,他目前也是合眾網負責人,該網站是B2R項目的具體實施平臺,生產企業和零售商可先在合眾網上實現對接,隨后由鄰近的倉儲中心安排發貨。
目前,小商品城已在北京租賃1.2萬平方米的倉儲倉庫,做項目試點運營。根據計劃,到2013年末,公司將在北京、長沙、江蘇連云港和河南濮陽等4個B2R模式城市啟動試點,其中有大城市,也有三線城市。王建軍說,主要是出于試運行、探索的需要。
至于效果如何尚無定論,但有利的一點是,依靠多年精心打造的實體商鋪,小商品城掌握了大量生產企業的資源。以試運行的北京倉儲中心為例,目前已經有200多家義烏本地企業進駐。
金方平則向記者介紹,目前選擇進駐倉庫的貨物主要以日用品雜貨、文具用品等為主。“我們集中這些商品后,再運送至當地的商超,由此建立起B2R的模式,這與馬云的菜鳥網絡不同,那是一個平臺的概念,而我們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浙江臺州怡家美商貿有限公司李姓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合眾平臺的B2R采購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壓縮了成本,包括采購成本、人員和庫房開支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