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袋洗,已經花了一年時間在向用戶介紹他們產品名字的真實含義——一袋99元。在拿到新一輪A輪融資后,e袋洗能否順利實現擴張,打敗用戶家門口的傳統洗衣店?
1.基本概況
e袋洗上線已將近一年,從北京市場起步,最近一個月剛剛將服務拓展到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
根據e袋洗CEO陸文勇透露的數據,目前日單量在“幾千單左右”,在北京覆蓋比較好的小區大約是100個,一個小區1-3個配送人員可以滿足。e袋洗的主要用戶是25-35歲的年輕人群,重復下單率接近60%,以女性用戶居多。通過儲值卡支付的比例大約占10%。
目前e袋洗正在進行一輪積極擴張,計劃在明年底覆蓋全國所有一線城市。同時,根據O2O觀察的了解,e袋洗也開始探索學校市場。
融資情況:11月初宣布獲得Matrix 經緯和SIG共2000萬美元A輪投資。7月獲得榮昌集團及騰訊約20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2.產品邏輯
e袋洗的產品邏輯并不復雜,通過在線下單、上門取送,完成從洗衣店到用戶的的對接過程。
但e袋洗通過“一袋99元”的計費方式,打破了傳統洗衣的計費模式,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產品的標準化。
e袋洗的洗衣袋,,每月舉行“袋王”活動,鼓勵用戶多裝
e袋洗的產品在前端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實現起來必須解決好兩個難點:1)配送問題,也就是上門取送;2)供應商的接入及服務把控。
對于第一個問題,e袋洗沒有選擇自建物流體系,而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招募,組建了一支由社區附近居民構成的非全職配送隊伍。目前e袋洗給予配送人員的收入分配相對較高,陸文勇表示配送人員每送一單的“配送費在5-10元”。但根據O2O觀察從e袋洗配送人員那里了解的情況,目前配送人員上門取衣和送回兩個過程中會分別收到10元的配送費,也就是一單20元。
而對于服務供應商的接入,相對來說是e袋洗的優勢所在。前期e袋洗主要通過接入母公司榮昌旗下的兩個洗衣品牌:榮昌洗衣和伊爾薩,有效地保證了服務質量和增長速度。隨著訂單量的增長,e袋洗也開始接入第三方的洗衣服務商,譬如福奈特、象王等。目前e袋洗配置的洗衣供應商達到20家,而在新市場擴張過程中,第三方供應商的比重會逐步增加。
3.需求分析
e袋洗的出現,究竟滿足了用戶和傳統洗衣店的什么需求?
用戶
1)時間的靈活性:下班后的晚間時間段提供上門收單的服務,次日由配送人員統一配送到洗衣店。
2)避免計費和分揀的麻煩;大部分用戶都很難判斷重量或單件等收費標準,一袋99元,解決了分類定價以及當場分揀的麻煩。簡單粗暴得一袋子解決用戶的需求,后續的分揀、計費、洗衣等繁瑣工作都交給洗衣店完成。
洗衣店
獲取客流——打破靠加盟才能賺錢的怪圈
洗衣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這也意味著大多數的洗衣店的接單量無法達到飽和,也就造成了大部分洗衣店開店不掙錢,只能依賴發展加盟商的商業模式。
同時洗衣的成本集中在設備折舊等固定成本,降低收費標準,獲得大量線上用戶對洗衣店來說是一個覆蓋成本、增加收入的可行方式。
4.行業背景
不論是海外還是國內,都涌現出不少洗衣領域的初創團隊。
國內的項目,包括泰笛洗滌、泡泡洗衣,前者剛剛宣布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泡泡洗衣也已經獲得蔡文勝數百萬元天使投資。此外,其它玩家還包括懶貓洗衣、懶到家、干洗客、愛洗網、天天洗衣、卡琪卡洗衣等。
但行業的快速發展中,也已經開始出現洗牌。洗衣O2O項目微洗衣今年8宣告失敗。海外的同類項目中,YCombinator“孵化”的一個洗衣項目prim也在年初停止運營,主要的原因在于團隊無法負荷成本(這也是一個用袋計費的產品,他們的服務價格是一袋25美金)。
5.風險&挑戰
1)配送團隊的管控:在配送團隊的搭建上,e袋洗選擇了相對比較輕的模式,有利于保證擴張速度。但對配送團隊的管理也是團隊面臨的運營難點,目前e袋洗通過前期的管理培訓以及用戶的評價體系進行配送團隊的管理。但隨著用戶規模的上升和新增市場的進入,配送團隊的建設和管控都是保證服務質量的關鍵。
2)系統的打通:線下的實體店IT基礎薄弱,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對接對e袋洗和同類產品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3)服務標準的建立:從行業的角度說,e袋洗想要改變的是整個傳統洗衣行業的運營模式。線下的洗衣店服務質量參差不齊,e袋洗面臨的挑戰也就包括了對服務流程的優化,以及洗衣標準的重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