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船舶的大型化,水路運輸具有運量大、能耗小、費用低等優點,像煤炭、精礦粉及礦建材料等大宗散貨的運輸,基本上采用水路運輸,而這些物質往往是質輕料細,在裝卸、輸送、轉運等環節上都會伴隨大量的粉塵擴散,尤其在刮風季節更為明顯。這些粉塵不僅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帶來危害尤其10um以下可吸入的粉塵顆粒對人們的呼吸系統傷害更大,它是造成塵肺病等職業病的主要根源,因此,如何消除粉塵的污染,保護人類健康,是當今世界首要課題。
目前,一般散貨碼頭所采用的裝卸輸送設備,主要為裝船機、卸船機、堆取料機、翻車機、皮帶輸送機等。這些設備所帶的除塵裝置往往采用干式收塵方式或濕式抑塵方式,干式收塵主要以袋式過濾方式為主,濕式抑塵主要以水霧噴淋方式為主,這兩種除塵方式不僅能耗高用水量也大所產生廢棄物還可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也無法消除10m以下的粉塵顆粒。
隨著除塵環保技術的發展,一種名為干霧抑塵的新技術,在港口散貨碼頭上得到推廣應用,它是利用水與壓縮空氣在噴嘴接觸,通過產生小于1~10um的水霧,此水霧與細微粉塵接觸、吸附、聚結成團,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并重新回到起塵的源點,在源頭上有效地抑制粉塵擴散,達到除塵目的,由于這種水霧顆粒極細,與人體接觸時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所以稱它為干霧。
現有除塵抑塵設備的現狀存在很多缺陷,散貨碼頭裝卸工藝流程,主要是:物料的裝卸船過程,堆場的堆取料過程,皮帶的轉運過程及港區貨物的內外轉接過程等,貨物在轉運過程中存在著落差,而這種落差造就了粉塵的擴散,為了制止粉塵的擴散,現在大宗散貨碼頭,都在裝卸輸送設備上裝有除塵設施,以減少粉塵的擴散。
港口散貨碼頭在前方的船舶裝卸及后方的物料堆取,由于作業區域范圍大,作業點不固定,裝卸堆取過程將產生大量粉塵,為抑制粉塵擴散,基本上都采用水霧噴淋的方式抑塵,但這種抑塵方式,不僅用水量大,而且污水回收處理較困難。而對船舶與堆場及港區外的物料倒運,一般采用連續輸送設備,由于轉運點固定,粉塵擴散的區域范圍小,基本上都采用袋式收塵器,但此類收塵設備能耗高、粉塵過濾不徹底,存在粉塵二次回收及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