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Y無收縮灌漿料 無收縮自流平水泥基灌漿材料的用途
* 機械設備基礎灌漿
* 軌道安裝固定
* 混凝土結構改造和加固
* 地腳螺栓錨固
* 橋體支座
* 洞穴,溝縫,凹處等
* 預應力管道灌漿
* 任何需要填充但施工受限制的部位
二、BY無收縮灌漿料 無收縮自流平水泥基灌漿材料的優點
1、攪拌,施工簡單
2、收縮補償澤庫縣灌漿料使用說明18794788889
3、優異的流動性能
4、強度增長快
5、最終強度高
6、抗沖擊,耐振動
7、無毒,無腐蝕性
8、不含鐵質和氯離子
9、不含鐵離子和氯鹽
三、BY無收縮灌漿料技術參數
外觀 | 灰色粉末 | ||||
粉料堆積密度 | 約1.5kg/ L | ||||
拌漿料密度 | 2.13-2.2kg/L | ||||
包裝 | 25kg/袋 | ||||
保質期 | 原封保存6個月 | ||||
性能 | 以下數據基于3.75L水25kg粉料的配比: 流動度滿足《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 50448-2008的要求。 初始值 ≥340mm,30分鐘保留值 ≥310mm。 抗壓強度滿足《水泥基灌漿材料》JC/T 986-2005的要求。 | ||||
齡期 | 1天 | 3天 | 7天 | 28天 | |
抗壓強度(Mpa) | ≥25 | ≥40 | ≥50 | ≥80 |
四、表面處理
混凝土表面須干凈,堅實,無油脂,油污,無水泥浮漿以及無附著不牢的小顆粒。金屬(鐵和鋼材)表面必須無氧化皮,鐵銹以及油脂、油污。
所有吸水性基面必須用干凈水使之充分浸潤飽和,但在BY無收縮灌漿料施工前應做到基表無明水和小水坑。
五、攪拌混 合
每一包(25kg粉料)建議加水量為:3.6-3.9L(13-14%的水)
先把70-80%預先稱重好的干凈水加入到一干凈容器中,然后在不斷攪拌的同時慢慢加入整包的BY 灌漿料。然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繼續低速(最大800rpm)攪拌2-4分鐘,直到混合均勻。停止攪拌,保持現狀1-2分鐘,然后再繼續低速攪拌1-2分鐘。
六、施 工
立即將攪拌好的料進行灌注,確保灌注過程中空氣能夠通暢排出。
進行設備基礎灌漿時,需確保提供足夠的壓力以維持灌漿料持續地流動。
砂漿表面暴露在外的面積越少越好。
大面積和/或大體積灌漿時,需將不含泥的骨料加入到BY無收縮灌漿料 中以降低固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加入骨料的重量不能超過BY無收縮灌漿料的重量。
七、施工溫度要求 最低5℃,最高35℃
養 護 常規養護或其它合適的方法養護暴露在外面的表面
清 潔 工具使用后應立即用水進行清洗,固化后的砂漿只能用機械方法來去除。
要 點 BY無收縮灌漿料 只能用于灌漿。最小灌注厚度為10mm。
八、設備基礎灌漿
濕潤基面到飽和但表面無明水。維持足夠的壓力以使灌漿持續地流動。
用鋼絲或鏈條攪動灌漿料,以確保所有的空隙都被填滿,并且內部的空氣能夠被自由排出。
九、地腳螺栓錨固
徹底潤濕基面,螺栓孔內無積水。盡可能地將錨孔灌滿,注意灌漿料應被連續注入。螺栓與孔壁的間距應至少大于灌漿料中最大骨料料徑的3倍。(最小間距10mm)
十、大體積灌漿
昆明市 安寧市 富民縣 嵩明縣 呈貢縣 晉寧縣 宜良縣 曲靖市 宣威市
陸良縣 會澤縣 富源縣 羅平縣 馬龍縣 師宗縣 沾益縣 玉溪市 華寧縣
澄江縣 易門縣 通海縣 江川縣 保山市 施甸縣 昌寧縣 龍陵縣 騰沖縣
昭通市 永善縣 綏江縣 鎮雄縣 大關縣 鹽津縣 巧家縣 彝良縣 威信縣
水富縣 魯甸縣 麗江市 華坪縣 永勝縣 思茅市 臨滄市 鎮康縣 鳳慶縣
云 縣 永德縣 文山縣 硯山縣 廣南縣 馬關縣 富寧縣 西疇縣 丘北縣
蒙自縣 個舊市 開遠市 彌勒縣 紅河縣 綠春縣 瀘西縣 建水縣 元陽縣
石屏縣 景洪市 勐海縣 楚雄市 元謀縣 南華縣 牟定縣 武定縣 大姚縣
雙柏縣 祿豐縣 永仁縣 姚安縣 大理市 劍川縣 彌渡縣 云龍縣 洱源縣
鶴慶縣 祥云縣 賓川縣 永平縣 潞西市 瑞麗市 盈江縣 梁河縣 隴川縣
瀘水縣 福貢縣 德欽縣 麻栗坡縣 香格里拉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河口瑤族自治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漾濞彝族自治縣 尋甸回族自治縣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峨山彝族自治縣 屏邊苗族自治縣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 西盟佤族自治縣 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景東彝族自治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
南澗彝族自治縣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26. 西藏自治區
2005年轄:1個地級市、6個地區;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71個縣。
拉薩市 林周縣 達孜縣 尼木縣 當雄縣 曲水縣 那曲縣 嘉黎縣 申扎縣
巴青縣 聶榮縣 尼瑪縣 比如縣 索 縣 班戈縣 安多縣 昌都縣 芒康縣
貢覺縣 八宿縣 左貢縣 邊壩縣 洛隆縣 江達縣 丁青縣 察雅縣 乃東縣
瓊結縣 措美縣 加查縣 貢嘎縣 洛扎縣 曲松縣 桑日縣 扎囊縣 錯那縣
隆子縣 定結縣 薩迦縣 江孜縣 拉孜縣 定日縣 康馬縣 吉隆縣 亞東縣
昂仁縣 崗巴縣 仲巴縣 薩嘎縣 仁布縣 白朗縣 噶爾縣 措勤縣 普蘭縣
革吉縣 日土縣 札達縣 改則縣 林芝縣 墨脫縣 朗 縣 米林縣 察隅縣
波密縣 日喀則市 類烏齊縣 浪卡子縣 聶拉木縣 謝通門縣 南木林縣
工布江達縣 墨竹工卡縣 堆龍德慶縣
27. 陜西省
2005年轄:10個地級市;2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80個縣。
西安市 高陵縣 藍田縣 戶 縣 周至縣 銅川市 宜君縣 寶雞市 岐山縣
鳳翔縣 隴 縣 太白縣 麟游縣 扶風縣 千陽縣 眉 縣 鳳 縣 咸陽市
禮泉縣 涇陽縣 永壽縣 三原縣 彬 縣 旬邑縣 長武縣 乾 縣 武功縣
淳化縣 渭南市 韓城市 華陰市 蒲城縣 潼關縣 白水縣 澄城縣 華 縣
合陽縣 富平縣 大荔縣 延安市 安塞縣 洛川縣 子長縣 黃陵縣 延川縣
富 縣 延長縣 甘泉縣 宜川縣 志丹縣 黃龍縣 吳旗縣 漢中市 留壩縣
鎮巴縣 城固縣 南鄭縣 洋 縣 寧強縣 佛坪縣 勉 縣 西鄉縣 略陽縣
榆林市 清澗縣 綏德縣 神木縣 佳 縣 府谷縣 子洲縣 靖邊縣 橫山縣
米脂縣 吳堡縣 定邊縣 安康市 紫陽縣 嵐皋縣 旬陽縣 鎮坪縣 平利縣
石泉縣 寧陜縣 白河縣 漢陰縣 商洛市 鎮安縣 山陽縣 洛南縣 商南縣
丹鳳縣 柞水縣
28. 甘肅省
2005年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
蘭州市 永登縣 榆中縣 皋蘭縣 金昌市 永昌縣 白銀市 靖遠縣 景泰縣
會寧縣 天水市 武山縣 甘谷縣 清水縣 秦安縣 武威市 民勤縣 古浪縣
張掖市 民樂縣 山丹縣 臨澤縣 高臺縣 平涼市 靈臺縣 靜寧縣 崇信縣
華亭縣 涇川縣 莊浪縣 酒泉市 玉門市 敦煌市 安西縣 金塔縣 慶陽市
慶城縣 鎮原縣 合水縣 華池縣 環 縣 寧 縣 正寧縣 定西市 岷 縣
渭源縣 隴西縣 通渭縣 漳 縣 臨洮縣 隴南市 成 縣 禮 縣 康 縣
文 縣 兩當縣 徽 縣 宕昌縣 西和縣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嘉峪關市 東鄉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29. 青海省
2005年轄:1個地級市、1個地區、6個自治州;4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0個縣、7個自治縣。
西寧市 湟源縣 湟中縣 平安縣 樂都縣 海晏縣 祁連縣 剛察縣 同仁縣
澤庫縣 尖扎縣 共和縣 同德縣 貴德縣 興海縣 貴南縣 瑪沁縣 班瑪縣
甘德縣 達日縣 久治縣 瑪多縣 玉樹縣 雜多縣 稱多縣 治多縣 囊謙縣
烏蘭縣 天峻縣 都蘭縣 曲麻萊縣 德令哈市 格爾木市
門源回族自治縣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化隆回族自治縣
互助土族自治縣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30.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05年轄:5地級市,2縣級市、11縣、8市轄區。
銀川市 靈武市 永寧縣 賀蘭縣 平羅縣 吳忠市 同心縣 鹽池縣 固原市
西吉縣 隆德縣 涇源縣 彭陽縣 中衛市 中寧縣 海原縣
石嘴山市 青銅峽市
3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05年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鄯善縣 哈密市 伊吾縣 和田市 和田縣 洛浦縣 民豐縣 皮山縣 策勒縣
于田縣 墨玉縣 溫宿縣 沙雅縣 拜城縣 庫車縣 柯坪縣 新和縣 烏什縣
喀什市 巴楚縣 澤普縣 伽師縣 葉城縣 疏勒縣 莎車縣 疏附縣 烏恰縣
和靜縣 尉犁縣 和碩縣 且末縣 博湖縣 輪臺縣 若羌縣 昌吉市 阜康市
米泉市 奇臺縣 博樂市 精河縣 溫泉縣 伊寧市 奎屯市 伊寧縣 昭蘇縣
新源縣 霍城縣 鞏留縣 塔城市 烏蘇市 額敏縣 裕民縣 沙灣縣 托里縣
青河縣 富蘊縣 福海縣
石河子市 阿拉爾市 五家渠市 吐魯番市 托克遜縣 阿克蘇市 阿瓦提縣
岳普湖縣 麥蓋提縣 英吉沙縣 阿圖什市 阿合奇縣 阿克陶縣 庫爾勒市
瑪納斯縣 呼圖壁縣 特克斯縣 尼勒克縣 吉木乃縣 布爾津縣 哈巴河縣
阿勒泰市 烏魯木齊市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 圖木舒克市 吉木薩爾縣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焉耆回族自治縣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