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稱,一方面,我國東部省份多發展外向型經濟,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經濟增速必然也會有所調整。另一方面,東部省份已有很大的基數,雖然增速低于西部一些省份,但增加的絕對值仍然很大。
隨著配置盤的“洪荒之力”繼續發威,醞釀已久的產能過剩行業債行情重現江湖,尤其部分AAA級龍頭債表現搶眼,收益率大幅下行。不過產能過剩行業債內部分化也仍然明顯,中低資質個券仍少有人問津。
市場人士指出,除機構配置壓力的支撐外,近期產能過剩領域風險偏好的回暖,主要受益于行業盈利的改善及政策扶植逐漸明朗化。在當前市場情緒良好、周期品價格持續上漲、去產能預期升溫以及債務重組推進等諸多利好支撐下,“價值洼地”將會繼續被資金填平,產能過剩行業龍頭債的行情有望再“飛一會兒”。與此同時,考慮到政策導向、企業資質的差異,以及信用風險仍將持續暴露,高低資質信用債利差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在配置優質龍頭個券的同時,仍需警惕“踩雷”風險。
過剩行業優質個券受追捧
在債市行情向好的背景下,疊加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近期產能過剩行業債券人氣回升,部分優質龍頭個券更成為市場追捧的“香饃饃”。
近期低等級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連過剩行業個券也都受到追捧。據中金公司統計數據,近期產能過剩行業龍頭中煤、晉焦煤、陜延油、河鋼等個券收益率下行明顯,并持續低于估值成交,如中煤能源1年期短融票面利率僅為3.1%;新發3年期的“16河鋼集MTN002”成交低至4.1%,發行后不到1個月相比票面已經回落了80bp;“12兗煤02”凈價由7月初最低點95.2元持續反彈至目前的101元以上,收益率累計下行約100bp。而產能過剩行業的低評級個券如西鋼、安鋼、松建化、柳化、五洋以及一重等收益率降幅全部超過了200bp,東鋯也下行了100bp以上,另外寶泰隆、晉蘭花以及勤上等收益率也下行了30-50bp之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透露,投資者對于產能過剩行業債券需求仍集中在AAA級龍頭企業,低資質發行遇冷的也不少見。如8月3日冀中峰峰獲成交短融收益率均在7%以上;月內到期的“11攀鋼MTN1”賣盤報價更是高達30%;中煤礦山、徐礦等最終取消發行。
興業證券補充稱,過剩行業短融供給仍集中在行業龍頭,以鋼鐵和煤炭為例,采掘和鋼鐵短融發行30億元及20億元分別來自于主體評級為AAA和AA+的中煤能源及馬鞍山鋼鐵,過剩行業中的弱資質主體仍處于融資劣勢。
兩因素點燃配置熱情
多數機構認為,除機構配置壓力和前期悲觀情緒的修復外,近期產能過剩行業債券收益率的下行與其供需關系改善和現金流回暖有關,中央及地方層面政策扶植更加明晰則更添“一把火”。短期來看,在當前市場情緒良好、周期品價格持續上漲、去產能預期升溫以及債務重組推進等諸多利好的支撐下,產能過剩行業龍頭債券的熱度有望得到維持。
從基本面來看,因前期產品價格反彈,鋼鐵和煤炭行業基本面存在改善跡象,緩和了部分信用風險。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會員鋼企實現利潤總額達125.87億元,同比增長4.27倍;虧損企業26家,虧損額136.9億元,同比下降22.8%。另據發改委8日公布信息顯示,在庫存和產量雙雙降低的環境下,煤炭價格有所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420元/噸,比3月末上漲30元/噸,比年初上漲50元/噸。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35億元,同比下降7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3個百分點。
00Cr20Ni25Mo4.5CuN鋼板生產廠家Q700合金鋼板生產廠家9Gr18Mo圓鋼、9Gr18Mov圓鋼、2Gr13Ni2圓鋼、1-2Gr17Ni2圓鋼、4Gr9Si2圓鋼、4Gr10Si2Mo圓鋼、
Y15圓鋼、Y35圓鋼、YF20-40MnV圓鋼、GCr15圓鋼、T13圓鋼、9Cr2Mo圓鋼、40-50CrV圓鋼、
60Si2Mn/50Mn圓鋼、20CrMnTi圓鋼、20CrMnTiH圓鋼、W6Mo5Cr4V2圓鋼、W9Mo3Cr4V圓鋼、
W18Cr4V圓鋼、9SiCr圓鋼、CrWMn圓鋼、6CrW2Si圓鋼、5CrW2Si圓鋼、304/2B圓鋼、 “煤炭行業在2016年以來因商品價格恢復而出現盈利回升,可以解釋為在行政手段加碼干預行業供給的情況下,特別是通過供給側改革行政性關停過剩產能的過程中造成相關商品供給的收縮,使得包括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通過擠占其下游行業利潤而獲得了階段性的盈利修復。”中投證券表示。
從政策層面來看,近期銀監會已就《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干意見》向各方征求意見。對此多數機構解讀認為,無論是對鋼鐵煤炭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還是對符合條件的鋼鐵煤炭企業自主減免貸款本金、利息,都將有利于過剩產能行業龍頭企業,進而導致部分龍頭企業債券的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此外,中央層面仍在繼續推動產能過剩行業的風險化解與處置,比如神華和中煤聯合國新和誠通集團組建央企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地方政府也趁著市場情緒恢復的春風,繼續推出一系列增強市場信心的舉措,如山西銀行業將針對省屬七大煤炭集團進行貸款重組,涉及資金4000多億元。
“近期產能過剩領域風險偏好的回暖,主要是債市配置壓力在二季度市場調整階段積聚,而在無風險收益率快速下行后急需尋找突破口,最終被地方政府‘兜底’表態這個催化劑點燃的結果。”中金公司表示。
強者恒強 分化加劇
綜合機構觀點來看,短期而言,乘著“債牛”前行的暖風,產能過剩行業龍頭債的行情仍有望再“飛一會兒”。不過總體來看,產能過剩企業盈利改善空間或有限制,加之三季度仍是過剩產能債到期高峰,企業將面臨較大的再融資壓力,預計高低資質信用債利差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在配置優質龍頭個券的同時,仍需警惕“踩雷”風險。
“度過跟蹤降級高發季后信用風險爆發處于真空期,考慮到目前機構階段性配置壓力,建議機構可以適當階段性加快配置速度,產能過剩行業內外部環境不斷向好,配置機構也可以精選產能過剩龍頭個券。”華創證券認為,雖然債券板塊輪動不明顯,但今年鋼鐵、煤炭和水泥龍頭行情的輪動將是大概率事件。
國泰君安證券同時表示,在當前信用債市場情緒良好、周期品價格持續上漲、去產能預期升溫以及債務重組推進等諸多利好的支撐下,過剩產能龍頭債券的配置價值仍然在延續,配置過剩產能龍頭債券的收益風險比未必比AAA等級票息在3%以下的債券要低。
同時,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對于產能過剩還是非產能過剩行業,高低資質信用債利差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一方面,政策實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部署產能過剩行業生產規模整體削減的同時,對行業內的不同企業的處理態度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另一方面,由于行業內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存在差異,企業間的信用品質存在較大分化。債券投資機構應理性把握當前供給側改革對產能過剩行業不同企業的差異化影響。
中投證券指出,短期來看,政府之手深度介入產能過剩行業,有望恢復其融資能力,使得其信用風險暴露時間點延后;而當前部分過剩產能個券收益率仍然較高,配置相關品種有望獲得超額收益。但強周期行業的盈利復蘇更像是一種風險轉移,而供給側改革持續以及需求疲軟雙重作用下,必有下游主體更多地承受了信用風險轉移,而其中低評級發行人因終端定價能力弱或缺乏規模優勢的主體首當其沖。即使弱周期仍為首選,低評級品種仍需回避。
00Cr20Ni25Mo4.5CuN鋼板生產廠家35CrMnSi無縫鋼管生產廠家S45C鋼板特性 碳鋼,采用由電爐、平爐或純氧轉爐煉鋼法制造的全靜鋼,該鋼金相組織均勻,無組織缺陷。該鋼含碳量在0.4%以上,耐磨性優良,但延展性減少,淬火易變形和開裂,故熱處理極為重要,且回火后必須急冷,以避免回火脆性發生。通過對該鋼實行球化處理,可以改善這類碳鋼的切削性能。
S45C鋼板化學成分 (質量分數,%)C 0.42~0.48、Si?0.15~0.35、 Mn 0.60~0.90、P≤0.030、S≤0.035、Cu≤0.30、Ni≤0.20、Cr≤0.20.
S45C鋼板淬火、回火規范 淬火溫度820℃~870℃,水冷,回火溫度550~650℃,出爐極冷。
S45C鋼板抗拉強度>686MPa,屈服強度>490MPa,伸長率δ5>17%,收縮率ψ>45%,沖擊韌性值>78J/cm2,硬度201~269HB8月10日,央行維持公開市場凈投放操作,但資金面仍偏緊,短期資金拆借不易。市場人士指出,當前市場資金面意外偏緊,可能與外匯流出及債券市場杠桿交易提升資金需求有關,預計央行將繼續給予短期流動性支持,即將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被續做可能性大,資金面不會持續緊張。
小額凈投放不“解渴”
央行10日上午開展了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扣除550億元到期回籠量之后,單日實現資金凈投放250億元,為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OMO)的連續第四次凈投放。
自5日午后市場資金面由松轉緊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即重回凈投放格局,但近幾日市場資金面仍維持偏緊狀態。10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中短期限回購利率繼續走高,其中隔夜回購利率加權值略升至2.07%,7天回購利率則再漲9個基點至2.53%,稍長期限的14天和21天回購利率雙雙漲至2.76%。
交易員稱,昨日大行資金供給仍顯不足,早間鮮有機構融出隔夜資金,連帶7天品種供給也有所收縮,短期資金融入難度較上一日有所增加,很多機構到下午才借平頭寸。
據統計,過去五個交易日,央行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凈投放資金,但規模有限,累計僅凈投放600億元。顯然,面對短期資金市場供需缺口,這600億元并不夠。
資金面寬松大勢難改
在經歷7月因季度繳稅、大行分紅等造成的階段性資金吃緊后,8月初銀行體系流動性恢復常態,資金面一度非常寬松,機構對8月流動性狀況也比較樂觀。
市場人士指出,根據季節性規律,8月影響流動性的不利因素較少,比如繳稅影響將減弱、銀行分紅也已實施完成,而今年8月還有一定規模的央行票據到期。然而,8月5日以來,流動性卻再度收緊,資金面表現遜于預期。據分析,這可能與外匯流出及債券市場杠桿交易資金需求增多有關。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推高美元匯率,令人民幣對美元蒙受貶值壓力,央行供給外匯將導致本幣流動性被動回籠;另一方面,6月以來債券市場重現牛市氛圍,穩定的貨幣市場利率助漲杠桿交易熱情,債市杠桿交易提升了資金需求,加大了資金鏈的脆弱程度,增添了資金面波動隱憂。
不過,主流市場觀點仍堅信,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明確,不會坐視流動性持續收緊,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逆回購操作,給予短期流動性支持,以平抑貨幣市場短期波動。另外,鑒于8月16日和19日將有合計2370億元MLF到期,近期央行或將再次開展MLF操作。在“OMO+MLF”的組合支持下,預計8月市場資金面仍將保持總體平穩和適度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