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14日在“第二屆綠色經濟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上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具體包括五項舉措:分別是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探索低碳發展新模式、加快形成市場化減碳新機制、主動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張勇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了“十三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的約束目標,以及多項工作任務。下一步,發改委將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節能低碳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在探索低碳發展的新模式方面,張勇指出,中國開展了多層次低碳試點,下一步,將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將低碳城市試點擴大到100個,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園區和低碳社區試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碳發展典型案例。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探索近零碳發展模式。
張勇強調,將加快形成市場化減碳新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節能降碳中的決定性作用,降低減排成本。他說,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頂層設計正在抓緊進行,將覆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個行業,占全國的碳排放量將達到40%—50%。下一步,還將加快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及有關實施細則,強化全國碳排放交易法規的支撐,保證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運行。
在中央定調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之后,6月14日,財政部網站公布了中央財政1000億元支持去產能的專項獎補資金的管理辦法,確定了“早退多獎”的原則,鼓勵企業“去產能”。
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度中央獎補資金也已向地方撥付到位,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財政部印發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稱,這項專項資金是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推動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獎補資金。
孝感紫銅電極管定做加工12CrNi3圓鋼鍛件生產廠家20CrMoTi圓鋼、30CrMnTi圓鋼、12Cr1MoV圓鋼、18Cr2Ni4W圓鋼、18Cr2Ni4WA圓鋼、20CrMnSi圓鋼、
20CrNi圓鋼、20CrNi3圓鋼、40CrNi圓鋼、50CrNi圓鋼、30CrNiMo8圓鋼、30CrMnSi圓鋼、
34CrNiMo6圓鋼、36CrNiMo4圓鋼、38CrMoAL圓鋼、40CrNiMoVA圓鋼、45CrNiMoVA圓鋼、
45CrNiMoV圓鋼、40Cr2Ni2Mo2圓鋼、36CrNiMo4圓鋼、38CrMoAl圓鋼、Cr4W2MOV圓鋼 今年國務院確定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的規模為1000億元,5月中旬財政部稱這筆資金已經撥付了276.43億元,支持地方地方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6月14日,李樸民稱,這筆資金已經向地方撥付到位。
根據《辦法》,專項獎補資金撥發對象分別為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獎補標準按預算總規模與化解過剩產能總目標計算確定,鋼鐵、煤炭行業專項獎補資金按照兩行業需安置職工人數等比例確定。
李樸民稱,近日,各有關省區市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都已制定完畢,明確了本地區“十三五”期間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工作安排和目標任務。28個省級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還完成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目標責任書的簽訂。
此次《辦法》為了鼓勵地方和中央企業盡早去產能,按照“早退多獎”的原則,在計算年度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量時,2016-2020年分別按照產能的110%、100%、90%、80%、70%測算。
此舉意在鼓勵地方政府和央企在今年加大去產能力度。
此次專項獎補資金分為基礎獎補資金和和梯級獎補資金。其中,基礎獎補資金占資金總規模的80%,結合退出產能任務量(50%)、需安置職工人數(30%)、困難程度(20%)等按因素法分配。
梯級獎補資金占資金總規模的20%,和各省份、中央企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完成情況掛鉤,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量的省份、中央企業,按基礎獎補資金的一定系數實行梯級獎補。
目前,國家建立了由25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有關部門和單位還在工作層面建立了定期溝通會商機制。
李樸民介紹,相關部門圍繞落實和細化國發6號、7號文件精神,制定印發了獎補資金、財稅、金融、職工安置、國土、環保、質量、安全等8個專項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策文件體系。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粗鋼產量近8.04億噸,同比下降2.33%,出現了自1981年來的首次年度下降。國務院明確未來五年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在煤炭去產能方面,國務院計劃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中國民間投資增速已連續多月快速下滑,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14日在北京表示,對于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中國還存在四方面問題。
孝感紫銅電極管定做加工12Cr2Ni4鍛打圓鋼生產廠家無錫市夢源達特鋼有限公司是集加工經營于一體的圓鋼大型企業,常年銷售成都鋼鐵集團、冶鋼集團、包頭鋼廠、寶鋼集團、鞍鋼集團、天津大無縫、西寧特鋼廠、無錫鋼廠、衡陽鋼廠等各大鋼廠生產的各種鋼管及圓鋼。現已形成常年庫存周轉量8500噸以上,800余種規格。年銷量售額過億元。所售產品均執行國家標準,適用于工程、煤礦、紡織、電力、鍋爐、機械、軍工等各個領域。公司以良好的信譽、優質的產品、雄厚的實力、低廉的價格享譽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產品深得用戶依賴。今年以來,中國民間投資增速結束了兩位數增長,并出現加速下滑態勢,同比增速從去年全年的10%降至今年前5個月的3.9%,創下多年新低。中國官方此前已決定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民間投資已經在全社會投資中占比超過60%,對促進投資、穩定增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李樸民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國家發改委在參加國務院督查組工作的同時,還專門對國務院督查范圍外的12個省份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各地在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在政策制定落實方面。盡管多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間投資的政策,但有些要求沒有完全落實,部分法律法規缺乏配套細則,沒有相應協調配套措施,相關實惠在實際執行中并未落到民營企業身上。
二是在政府管理服務方面。中國官方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多個審批事項,大力精簡辦事程序和環節,企業總體反映較好。但目前在中國辦企業、搞投資面臨的制度成本依然較高,例如審批事項下放后,基層部門“有的不愿意接,有的接不好”。
三是在市場環境建設方面。企業普遍感到土地貴、房租貴、稅費高、人力成本高,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普遍認為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
四是在企業自身發展方面。尤其在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一些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轉型升級方面的儲備,加之信息不對稱,一時難以找到新投資領域。
中國應如何扭轉民間投資增速的回落趨勢?李樸民指出,官方需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束縛民企投資的突出問題,通過切實推進“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資回報,利用扎實開展“去產能”的機遇推動民企轉型發展,并全力推動“雙創”,激發民企創業投資活力等。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14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達228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7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當天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李樸民在會上透露上述信息。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5月份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為47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增速同比回升0.5個百分點,比4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今年1至5月,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9.6%、0.4%、9.6%和8.2%,增速分別回升10.4、1.1、1.3和3.3個百分點。
在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的同時,其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官方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已大大高于“二產”。
具體來看,前5個月,“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合計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影響度達到85.1%,遠高于“二產”的9.6%。在“三產”用電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同比增長14.3%,商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同比增長7.6%,金融、房地產、商務及居民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