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系統性風險防范工作,姜洋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基石。當前我國金融體系和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資本市場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載體,參與者眾多、影響面廣,并與其他金融領域交叉越來越多,不同市場之間聯動更加緊密,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經濟金融發展全局。因此,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
姜洋表示,要堅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把風險防控貫穿于產品設計、市場建設、改革舉措等各個環節;建立健全風險跟蹤、監測和處置機制,提升提前研判風險的能力,切實關注單一業務、單一產品、單一機構的風險外溢問題,防止個體的理性行為演變為集體的非理性行為;強化監管協作,填補監管空白,堵塞監管漏洞,提高監管有效性,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在完善逆周期監管的同時,引導機構主動加強風險控制,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擯棄盲目擴張規模的傾向,在穩健經營上下功夫,合理有序開展業務活動;在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規范互聯網股權融資活動,防范私募基金、股權眾籌等領域的風險。
姜洋還表示,要處理好事前防范和事后處罰的關系。一方面注重事前防范,做到規則前移,讓每一個市場主體知道紅線和雷區;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一線監察和現場檢查的作用,推進監管技術創新。對嚴重違法違規者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同時加強與其他部委的協作,嚴格實施聯合懲戒。
針對投資者保護工作,姜洋表示,要建立健全統一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等中介機構加強適當性管理,把好市場入口關,確保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進一步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加快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保障投資者分紅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各項權利;加強投資者風險警示,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交易;持續做好新聞發布工作和透明度建設,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
姜洋還表示,將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立足國情實際,準確把握市場規律,合理吸收、消化、運用國際先進經驗成果,著力深化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使開放的節奏和力度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進一步便利境內外市場主體進行跨境投資,擇時啟動深港通,完善滬港通。繼續推進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循序漸進地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商品期貨市場。進一步拓寬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支持境內企業做優做強。
白山黃銅毛細管現貨銷售上饒紫銅電極管生產廠家刃具鋼的特征
①碳素刃具鋼。常用碳素工具鋼包括:T7、T7A、T8、T8A、T8Mn、T8MnA、T9、T9A、T10、T10A、T11、T11A、T12、T12A、T13、T13A。碳素刃具鋼含碳量范圍在0.65%~1.35%,屬高碳鋼,包括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碳素刃具鋼的熱處理工藝為淬火+低溫回火。一般亞共析鋼采用完全淬火,淬火后的組織為細針狀馬氏體;過共析鋼采用不完全淬火,淬火后的組織為隱晶馬氏體+未溶碳化物,具由于未溶碳化物的存在,使鋼的韌性較低,在使用中脆斷傾向性大,應予以充分注意。
在碳素刃具鋼正常淬火組織中還不可避免地會有數量不等的殘余奧氏體存在。
碳素刃具鋼淬透性低,工具斷面尺寸大于15mm時,水淬后只有工件表面層有高硬度,故不能做形狀復雜、尺寸較大的刀具;碳素刃具鋼紅硬性差,當工作溫度超過250℃,硬度和耐磨性迅速下降,而失去正常工作能力;該類鋼從成分上看,不含有合金元素,淬火、回火后碳化物屬于滲碳體型。硬度雖然可達62HRC,但耐磨性仍不足。
碳素刃具鋼在熱處理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a.碳素工具鋼淬透性低,為了在淬火后獲得馬氏體組織,淬火時工件要在強烈的淬火介質(如水、鹽水、堿水等)中冷卻。因而,淬火時產生的應力大,將引起較大的變形甚至開裂。因此,淬火后應及時回火。碳素刃具鋼在淬火前經球化退火處理,在退火處理過程中,由于加熱時間長、冷卻速度慢,會有石墨析出使鋼脆化(稱為黑脆)。
b.碳素刃具鋼由于含碳量高,在加熱過程中易氧化脫碳,所以加熱時需注意保護。一般用鹽浴爐或在保護氣氛條件下加熱。
綜上所述,由于碳素工具鋼淬透性低、紅硬性差、耐磨性不夠高,但碳素刃具鋼成本低,所以,只能用來制造切削量小、切削速度較低的小型刃具,可用來加工硬度低的軟金屬或非金屬材質。而對于重負荷、尺寸較大、形狀復雜,且工作溫度超過200℃的刃具,碳素刃具鋼就滿足不了工作的要求,在制造這類刃具時應采用合金刃具鋼。
②合金刃具鋼。合金刃具鋼是在碳素刃具鋼的基礎上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發展起來的,其目的是克服碳素刃具鋼的淬透性低、紅硬性差、耐磨性不足的缺點。合金刃具鋼的含碳量在0.75%~1.5%,合金元素總量則小于5%,所以又稱低合金刃具鋼。加入的合金元素為Cr、Mn、Si、W和V等。其中Cr、Mn、Si主要是提高鋼的淬透性,同時強化馬氏體基體,提高回火穩定性;W和V還可以細化晶粒;Cr、Mn等可溶入滲碳體,形成合金滲碳體,有利于鋼耐磨性的提高。另外,Si使鋼在加熱時易脫碳和石墨化,在使用中應注意。如Si、Cr同時加入鋼中,則能降低鋼的脫碳和石墨化傾向。
合金刃具鋼淬透性較碳素刃具鋼好,淬火冷卻可以油中進行,熱處理變形和開裂傾向小,耐磨性和紅硬性也有所提高。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鋼的臨界點,故一般淬火溫度較高,脫碳傾向增加大。
合金刃具鋼主要用于制作截面尺寸較大且形狀復雜的刃具,精密的刃具,切削刃在心部的刃具(此時要求鋼的組織均勻性好),切削速度較大的刃具等。
我國冶標YB 7-59列入了56種合金刃具鋼。合金刃具鋼分為兩個體系。即針對提高鋼的淬透性的要求,發展了Cr、Cr2、9SiCr和CrWMn等鋼。其中9SiCr鋼在油中淬火淬透直徑可達40~50mm,適宜制造薄刃或切削刃在心部的工具,如板牙、滾絲輪、絲錐等。
CrWMn鋼是最常用的合金刃具鋼,經熱處理后硬度可達64~66HRC,且具有較高的耐磨性。CrWMn鋼淬火后,有較多的殘余奧氏體,淬火變形較小,故有低變形之稱。生產中常用調整淬火溫度和冷卻介質配合,使形狀復雜的薄壁工具達到少變形或不變形。這種鋼適于做截面尺寸較大、要求耐磨性高、淬火變形小,但工作溫度不高的拉刀、長絲錐等,也可作量具、冷變形模具和高壓油泵的精密部件(柱塞)等。
此外,針對提高耐磨性的要求,發展了合金刃具鋼Cr06、W、W2及CrW5等。其中CrW5又稱鉆石鋼,在水中冷卻時,硬度可達67~68HRC,主要用于制作截面尺寸不大(5~15mm)、形狀簡單又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工具,如雕刻工具及切削硬材料的刃具。
合金刃具鋼的熱處理與碳素刃具鋼基本相同,也包括加工前的球化退火和成型后的淬火與低溫回火,回火溫度一般為160~200℃。合金刃具鋼為過共析鋼,一般采用不完全淬火。淬火加熱溫度要根據工件形狀、尺寸及性能要求等選定,并進行嚴格控制,以保證工件質量。另外,合金刃具鋼導熱性較差,對于形狀復雜、截面尺寸大的工件,在淬火加熱前往往先在600~650℃左右進行預熱,然后再淬火回火,一般采用油淬、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少數淬透性低的鋼,如Cr06、CrW5等鋼,可采用水淬。
合金刃具鋼解決了淬透性低、耐磨性不足等缺點,但由于合金刃具鋼所加合金元素數量不多,仍屬于低合金范圍,故其紅硬性雖比碳素刃具鋼高,但仍滿足不了生產要求,如回火溫度達到250℃時硬度值已降到≤60HRC。因此要想大幅度提高鋼的紅硬性,靠合金刃具鋼難以解決,故發展了高速鋼。
③高速鋼。同碳素刃具鋼和合金刃具鋼相比,高速鋼的切削速度可提高2~4倍,刃具壽命提高8~15倍。高速鋼廣泛用于制造尺寸大、切削速度快、負荷大及工作溫度高的各種機加工工具,如車刀、刨刀、拉刀、鉆頭等。此外,還可應用在模具及一些特殊軸承方面。
盡管高速鋼刀具在全世界的銷售額不斷減少,但是,高性能的鈷高速鋼和粉末冶金高速鋼的使用量卻在不斷增加,可主要用于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它們比普通的高速鋼具有更好的耐磨性、紅硬性和使用可靠性,尤其是粉末冶金高速鋼的性能更好,甚至在綜合評價中優于硬質合金刀具。 同時,論壇上透露出更多關于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新動向。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在會上表示,目前中英雙方正在推動“滬倫通”可行性研究。如果“滬倫通”能夠成功通過,則可為中英雙方提供對接市場的機會。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Xavier ROLET指出,現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主要是散戶市場,但在歐洲,特別是在倫敦,情況剛好相反,投資者以機構為主,占比超過90%。在未來“滬倫通”啟動之后,相關ETF產品會給中英兩國帶來了合作的潛力,因為這一產品可以使得本地市場進一步機構化,也會推動中國股票市場走向機構化,并為兩國帶來更多資產財富管理的機遇。
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始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預計,“創新”將是中德政府磋商中的核心議題之一,中德將推動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對接。
與此同時,企業層面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斷出現。中國資金正在尋找更多的德國投資機會,德國創業公司正在試圖通過德國技術與產品和中國市場、產能、資本的結合,探索更好的發展路徑。
2016年6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德國多個城市拜訪了多位政府人士和20多家創業企業,梳理德國在創新創業、園區建設和智慧城市方面的實踐和經驗。
柏林不僅僅是一個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初創企業的選擇。
Elegant Embellishments的兩位創始人、建筑設計師Allison Dring和Daniel Schwaag在2008年從倫敦來到柏林創業。回憶起當時情景,Daniel Schwaag說:“要發揮人的創造力是需要空間的,柏林在2008-2009年給具有創業想法的人創造了很大的空間。”
對于當時到柏林創業的優秀人才而言,這里相對于歐洲絕大多數城市擁有更低的物價和更高的生活質量,同樣重要的是,這個國際化的城市生活著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的人們,對各種不同文化有足夠的包容。
安永(EY)在一份名為《流動性遇見洞察力——2015年德國風險投資和創業公司》的報告中指出:
“如果說倫敦是歐洲的傳統科技創業資本,那么柏林就是‘街區上那新面孔的小孩’。”
“2015年,柏林創業企業吸引的資金處在歐洲各大城市的首位。一直以來,倫敦都是名列前茅的,去年,我們則超過了倫敦。”6月,正在參加Metropolitan Solutions展會的柏林伙伴組織(Berlin Partner GmbH,“柏林伙伴組織”)智能城市部主管Alexander M?ller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白山黃銅毛細管現貨銷售75CrMoV無縫鋼管生產廠家14MnVTiRe、14MnMoV、18MnNb、14CrMnMoVB鋼用于制造大型船舶、重要橋梁、電站設備及鍋爐、化工、石油等中高壓容器。
20Cr、20MnV鋼,適于制造滲碳小齒輪、小軸、活塞銷等。
20CrMnTi鋼,常用于制造汽車、拖拉機上的齒輪。 從“孤島”成長起來的創新中心
1961年到1989年的28年間,西柏林一直是一個“孤島”,1989年柏林墻推倒后,柏林墻附近大片沒有基礎建設的面積成了柏林這個城市幾乎免費的資本,一些藝術家、設計師陸續來到這里安營扎寨,其后,一些網頁設計制作公司、IT編程技術人員相繼到來。
這里的環境很寬容,不論從哪里來,在這里講英文就能行得通,不會受德語的限制。
“柏林為這些群體提供了低成本的創業條件,當然柏林政府也為這些企業的落戶提供了很多框架條件。”Alexander M?ller介紹。柏林伙伴組織是由柏林經濟部、市政府和超過200家企業及機構共同出資支持的經濟促進機構,致力于幫助國內外企業落戶柏林及周邊地區,為其提供選址、人才招聘、勞動力市場準入等多樣化服務和資金支持項目。
除政府支持外,很多大型企業也加入到支持創業創新的工作中來。如,東西柏林邊界開放時,很多公司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了土地資源,這些企業正在通過成立創業中心、孵化中心等方式參與到支持創業公司的工作中。
德國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協會發布的《2015年德國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市場》報告顯示,2015年德國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額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共有大約7.8億歐元(約合57.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投向了724家公司,投資金額比2014年高16%。
這份報告顯示,德國的16個聯邦州中,柏林企業獲得的風險資本投資額以絕對優勢領先。柏林創業企業在2015年獲得的風險資金總額為3.48億歐元,這意味著,整個德國的風險資金有近半的比例流向了柏林。
科研資源成創新發展引擎
柏林是德國境內大學和機構研究基地最密集的地區,擁有良好的跨學科研究和產業經濟合作基礎。
國際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企業開發新思路和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提供了最佳的條件。高校和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之間具有非常積極的溝通交流,這在柏林已經屢見不鮮。
Business Location Center的數據顯示,柏林擁有22 家科技園區和創業中心。因為其擁有科學相關的基礎設置,成為了對年輕和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最具吸引力的基地。
前文提到的Elegant Embellishments公司成立于2008年,通過將建筑設計和環保理念相結合,為建筑賦予空氣凈化的功能。
除了低物價、高生活質量,吸引創始人Allison Dring和Daniel Schwaag來到柏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柏林的人才儲備——包括柏林工業大學等高校教師在內的行業專家成為Elegant Embellishments重要的智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