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冷擠壓連接是將待連接的兩根鋼筋端部套上鋼套筒,然后用便攜式液壓擠壓機沿徑向擠壓,使套筒門生塑性變形,將兩根鋼筋壓成一體形成接頭。本工藝為機械連接方法,具有接頭強度、剛度好,韌性均勻(與母材相當),連接快,性能可靠,質量穩定,技術易于掌握,無明火作業,不受氣候條件影響,可做到全天候施工等優點。云南玉溪鋼筋冷擠壓機可全天侯施工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物、高層建筑、地基等工程中,各類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直徑20-40mmⅠ、Ⅱ級鋼筋接頭的冷擠壓連接。
一、材料要求
二、1.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品種和性能符合《鋼筋混凝土熱軋帶肋鋼筋》標準要求。云南玉溪鋼筋冷擠壓機壓模配套使用
2.鋼套筒(管材質為優質碳素鋼,其機械性能應滿足屈服強度σs=225-350N/mm2;抗拉強度σb=375-500N/mm2;延伸率σs≥20%,鋼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紋、折疊、結疤等缺陷。
二、主要機具設備
主要機具設備有:超高壓電動油泵、YJ-32型擠壓機、超高壓油管、懸掛平衡器(手動葫蘆)、吊掛小車、YJ型擠壓連接鉗、劃標志用工具以及檢查壓痕卡板等。
三、作業條件
1.參加操作人員已經過培訓、考核、可持證上崗。
2.擠壓設備經檢修、試壓,符合施工要求。
3.鋼筋端頭經過清理,標記度量與刷漆,可確保鋼筋伸入套筒的長度。離鋼筋120mm處用模具制標記。
四、施工操作工藝
1.擠壓連接前應清除鋼套筒和鋼筋被擠壓部位的鐵銹和泥土雜質;同時將鋼筋與鋼套筒進行試套,如鋼筋有馬蹄彎折或干鼓脹套不上時,用手動砂輪修磨矯正。
2.鋼筋應按標記插入套筒內,并確保接頭長度,同時連接鋼筋與鋼套筒的軸心應保持同一軸線,以防止壓空、偏心和彎折。
3.擠壓時,擠壓機的壓接應垂直于被擠壓鋼筋的橫肋,同時擠壓應從鋼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壓接,如對Φ32鋼筋每端閃道壓痕。
4.為加快壓接速度,減少現場高空作業,可先在地面壓接半個壓接接頭,在施工作業區把鋼套筒另一端插入預留鋼筋,按工藝要求擠壓另一端。
5.鋼筋半接頭連接工藝是:先裝好高壓油管和鋼筋配用現位器、套管壓模,并在壓模內涂潤滑油,再按上手控開關,使套筒對正壓模內孔,再按關閉開關,插入鋼筋頂到限位器上扶正;再按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當聽到液壓油發出溢流聲,再按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取下壓模,取出半套管接頭,即完成半接頭的擠壓作業。
6.連接鋼筋擠壓工藝是:先將半套管插入結構待連接的鋼筋上,使擠壓機應位,再放置與鋼筋配用的壓模和墊塊;然后按上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同樣當聽到液壓油發出溢流聲,按下手控下開關;再退回柱塞及導向板,裝上墊塊;按下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按下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再加墊塊;然后再按手控上開關,進行擠壓,再按手控下開關退回柱塞;最后取下墊塊、壓模,卸下擠壓機,鋼筋連接即告完成。
五、質量標準
(一)保證項目
1.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和檢驗報告;鋼筋的品種和質量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49-91)的要求。
2.套筒材質應有質量檢驗單和合格證,幾何尺寸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二)基本項目
1.取樣數量以500個接頭為一個驗收批,對每一驗收批隨機抽取10%的擠壓接頭作外觀檢查,抽取3個試樣作單向拉伸試驗。
2.外觀檢查擠壓后的套筒長度應為1.10-1.15倍原套筒長度,或壓痕處套筒的外徑為0.8-0.9原套筒的外徑;擠壓接頭的壓痕道數應符合型式檢驗確定的道數;接頭彎折不得大于4度;擠壓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縫。如外觀質量合格數大于或等于抽檢數的90%,則該批為合格,如不合格的數超過抽檢數的10%,則應逐個進行復檢。
3.單向拉伸試驗3個接頭試樣的抗拉強度均應滿足A級(接頭抗拉強度達到或超過母材抗拉強度標準值,并具有優良的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的接頭)或B級(接頭抗拉強度達到或超過母材屈服強度的1.35倍,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的接頭),對于A級接頭,試樣抗拉強度尚應大于等于0.9倍鋼筋母材的實際抗拉強度。如有一個試樣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則加倍抽樣復驗。
六、成品保護
1.地面半接頭連接的鋼筋半成品要用墊木墊好,分規格碼放整齊。
2.套筒要妥善存放,筒內不得有砂漿等雜物。
3.連接成品不得隨意拋擲。
4.在高空擠壓接頭時,要搭設臨時腳手架平臺操作,不得蹬踩接頭。
七、安全措施
1.操作時不得硬拉電線和高壓油管。
2.高壓油管不得打死彎,操作人員應避開高壓油管反彈方向,以免傷人。
3.液壓系統中嚴禁止混入雜質,在裝卸超高壓油管時,其端部要保護好,不能帶有灰塵砂土雜物。
4.操作人員應戴安全帽和手套,高空作業應掛安全帶。
八、施工注意事項
1.鋼套筒的幾何尺寸及鋼筋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尺寸允許偏差;長度±2mm;外徑±0.5mm;內徑±0.2mm;壁厚±0.2mm;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縫、折疊、結疤等缺陷,以免影響擠壓質量。
2.鋼筋端部要平直,如有彎折,必須予以矯直;鋼筋的連接端和套筒內壁嚴禁有油污、鐵銹、泥砂混入,套管接頭外邊的油脂亦必須擦凈。
3.連接帶肋鋼筋不得砸平花紋。
4.柱子鋼筋接頭要高出混凝土面1米,以利鋼筋擠壓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3、加工較長的鋼筋時,應由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4、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擠壓機的擠壓力進行標定:
(1)新擠壓設備使用前;
(2)舊擠壓設備大修后;
(3)油壓表受損或強烈振動后;
(4)套筒壓痕異常且查不出其他原因時;
(5)擠壓設備使用超過一年;
(6)擠壓的接頭數超過5000個。
5、設備使用前后的拆裝過程中,超高壓油管兩端的接頭及壓接鉗、換向閥的進出油接頭,應保持清潔,并應及時用專用防塵帽封好。超高壓油管的曲半徑不得小于250mm,扣壓接頭處不得扭轉,且不得有死彎。
6、擠壓機液壓系統的使用,應符合JGJ33-2001附錄C的有關規程;高壓膠管不得荷重拖拉、彎折和受到尖利物刻劃。
7、壓模、套管與鋼管應相互配套使用,壓模上應有相對應的連接鋼筋規格標記。
8、擠壓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端頭的銹、泥沙、油污等雜物清理干凈;
(2)鋼筋與套筒應先進行試套,當鋼筋有馬蹄、彎折或縱肋尺寸過大時,應預先進行矯正或用砂輪打磨;不同直徑鋼筋的套筒不得串用;
(3)鋼筋端部應劃出定位標記與檢查標記,定位標記與鋼筋端頭的距離就為套筒長度的一半,檢查標記與定位標記的距離宜為20mm;
(4)檢查擠壓設備情況,應進行試壓,符合要求方可作業;
9、擠壓操作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擠壓連接宜先在地面上擠壓一端套筒,在施工作業區插入待接鋼筋后再擠壓另一端套筒;
(2)壓接鉗就位時,應對準套筒壓痕位置的標記,并應與鋼筋軸線保持垂直;
(3)擠壓順序宜從套筒中部開始,并逐漸向端部擠壓;
(4)擠壓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改變擠壓力、壓接道數或擠壓順序。
10、作業后,應收拾好成品、套筒和壓模,清理場地,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最后將擠壓機和擠壓鉗放到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