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
發布者:lyxcny 發布時間:2021-12-29 17:16:28
牡丹花,因其雍容大氣的芳姿、的美好寓意而被國人喜愛。其實,牡丹花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只有牡丹才配有姓名
其實,洛陽并不是只有牡丹花,當地也有各種花卉,如黃芍藥、緋桃、瑞蓮、千葉李、紅郁李等等。然而,洛陽人卻不怎么喜歡,只把它們統稱為“果子花”,或者芍藥花,桃花,蓮花,李花等等。但說其牡丹,就不一樣了。古代洛陽就有各種樣式不同,名稱不一的牡丹。比如姚黃、延州紅、花、牛家黃、潛溪緋、細葉壽安左花、獻來紅、葉底紫、鶴翎紅、添色紅、九蕊真珠魏花、葉底紫、粗葉壽、丹州紅、蓮花萼、倒暈檀心鞓紅、甘草黃、一捻玉板白、一百五、朱砂紅等等。
因為,在洛陽人的眼里,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花朵,每一種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姓名,所以,唐宋時期的洛陽人說起牡丹,都不會用統稱,而是用它們各自的名字。
唐宋時期,牡丹便有三十多種。但根據記載,宋朝之前,牡丹的品種高達九十余種?赡苡行┢贩N不佳的難以存活,沒有保存下來。
牡丹命名,各有標準
牡丹有不同的品種,那么人們是如何給牡丹命名的呢?據記載,牡丹的命名依據有很多。有的根據姓氏命名,有的根據地點命名,有的根據顏色命名。
以姓氏命名的有:姚黃、牛黃、左花、魏花等等;以地點命名的有:青州、丹州、延州紅等等;以顏色命名的有:一捻紅、鶴翎紅、朱砂紅、玉板白、多葉紫、甘草黃等等;以特點來命名的有:添色紅、九蕊真珠、花、倒暈檀心,蓮花萼、一百五、葉底紫等等。
比如,牡丹中有叫“姚黃”、“牛黃”的,大約是宋代初期出現。這種花便是以姓氏來命名。據說,最早是出于姓姚、姓牛的百姓家里,他們居住在河南的白司馬坡,但這種花真正為人們所知,卻是傳到洛陽之后的事。這種花的特點是“千葉黃花”,宋朝初年,一年所開放的,不過數朵而已。
此外,像丹州、延州花,都是按照地名來命名的,其特點都是千葉,紅花,但卻不知道它們在什么樣的情形下被傳到洛陽。
而像按照特點命名的添色紅,多葉,剛開花的時候是白色,后來一天比一天更加紅幾分,等快凋謝之時就變成深紅色,所以叫添色紅。還有鶴翎紅,是一種多葉花,其末端是白色的,花的主體是紅色的,就如同鴻鵠羽色,因此叫鶴翎紅。一捻紅者,多葉淺紅化,葉杪深紅一點,如人以手指捻之。九蕊真珠紅者,千葉紅花,葉上有一白點如珠,而葉密,蹙其蕊為九叢。
牡丹真國色,典故更動人
不同名字的牡丹,背后都有相關的典故。它們往往和當時的人物有關,借重那些人,使得牡丹更加出名。
比如,有一種叫做“鞓紅”的牡丹花,單葉,開深紅色的花,宋朝一個名叫張齊賢的仆射,用駱駝把花種從青州帶回來,才傳到洛陽,所以又叫青州紅。它的顏色類似腰帶(古人把腰帶叫做“鞓”),所以這種牡丹就叫做鞓紅。
又比如,有一種花,名叫“獻來紅”,大多帶有淺色的葉子,開紅花。因為張齊賢罷官閑居,人有獻來此花,所以叫做獻來紅。
還有一種“魏家花”,千葉肉紅花,出于魏相仁溥家。一個砍柴的人在壽安山中見到這種花,砍下來賣給魏氏。魏氏家的池館很大,民間傳說,當這種花盛開時,只要想來參觀的,一人交十幾元錢,才能坐舟渡池,到達花所。魏氏每天收觀花錢,也能達到十數緡。后來家里敗落了,賣了園子,F在普明寺后的池子就是魏氏花園所在。
牡丹剛開始是作為藥材記載在《本草綱目》中的,在花中并不出名。唐代之前,當地人甚至把它作為柴火。唐代武則天之后,洛陽的牡丹才出名了。但當時卻并沒有文人為牡丹寫詩,盛唐期間,牡丹詩很少,只有劉禹錫有詠魚朝恩宅牡丹詩,寫得也并不出色,只說“一叢千萬朵”而已,并沒有說它多么迷人。只是到了中晚唐,寫牡丹的詩歌才多了起來。
而牡丹作為“真國色”的花朵,也漸漸在人們心中生了根。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