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羽股份 002882 金龍羽電纜,金龍羽電線電纜 新聞讀報:根據(jù)來源: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炒鞋又火了!
這一次,被炒的是國產鞋。一雙參考價為1499元的李寧球鞋,售價居然高達48889元,漲幅31倍!而且,很多被炒至高價的鞋子有價無市,想花錢都不一定買到。
如此鞋市,到底是如何炒起來的?真的這么賺錢嗎?誰是炒鞋產業(yè)鏈上的受益者?
有國產球鞋價格暴漲31倍!炒鞋比搶茅臺賺多了
近日,“H&M等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在社交媒體發(fā)酵,網(wǎng)友們在譴責相關洋品牌的同時,也愛國情緒轉化為購買國貨支持新疆棉。
與消費者購買熱情一同上漲的,還有電商平臺上國產鞋的標價。
據(jù)多地網(wǎng)友描述,4月3日,清明小長假,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線下店人流量較大,甚至需要排隊進。
炒鞋客在商言商沒有錯,但是不能為了大發(fā)橫財,就扔掉了倫理,突破了底線。這種無底線炒鞋,不僅導致國產球鞋價格飆升,特別是一些爆款鞋出現(xiàn)了一鞋難求的現(xiàn)象,消費者要么買不起,要么買不到;還傷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愛國情懷。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是在消費廣大消費者的愛國心。
如此炒鞋,只有炒鞋客是贏家,輸家卻有很多。一個是欲哭無淚的消費者,特別是那些懷有愛國熱忱的普通網(wǎng)友,本來一腔熱情支持國貨卻被炒鞋客薅羊毛,乃至當“韭菜”割。另一個是經(jīng)銷商,正如報道所稱,“鞋販子奔向國產品牌,買斷尺碼、配色,市場價慢慢就是他們說了算了,和經(jīng)銷商沒關系,和品牌商更沒關系!痹僖粋是國產鞋行業(yè),通過非正常手段把國產球鞋的價格升到畸形地步,脫離了國產球鞋的真實價位,最終傷害整個行業(yè)。
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遏制這種做法和歪風邪氣,監(jiān)管部門應該堅決出手,通過法治手段為這輪炒鞋熱降溫。生產廠家需要多想出一些管用的好辦法,比如隨機應變增加供應量等。此外,經(jīng)銷商、品牌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發(fā)力,壓縮炒鞋客“作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