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信息化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其中污水處理廠運營信息系統的建設不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污水處理廠運營的復雜程度,滿足跨廠、跨部門的數據交換及信息共享,進而達到集約管理的目的,而且可為新建污水處理廠提供大量的數據資料。為有效整合北京建工環境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旗下24家污水處理廠的數據信息以及實行高效的數據管理,本研究通過對污水處理廠運營狀況的分析,為系統各功能模塊的劃分與確定提供依據,并在此基礎上對污水廠的基本信息及日常運營數據進行有機整合,確定管理系統框架并完成構建。通過系統軟件在北京建工環境旗下污水處理廠的推廣應用,達到提高運營管理水平、節本增效的目的。
對建工環境旗下污水處理廠進行調研工作,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污水處理廠(徐州4座、鹽城2座、北京1座),進行實地走訪。重點考察各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狀況、現有運營管理體系、設備狀況及自動化控制系統。
收集到的資料主要有:1)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運營時間、主要流程等;2)現行規章制度、操作手冊、安全預案等;3)設備信息、臺賬、圖紙等;4)現行運營管理表單;5)自控系統信息。采集到的數據包括:1)水質數據;2)運營數據;3)財務數據。對收集來的資料、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其中因運營管理表單既是各項運營管理工作的承載者,又是水質等數據的輸出表達形式,成為了研究重點。其可分為原始記錄表單和統計分析表單兩大類,各類運營管理表單具有來源多、種類雜、樣式差異性大的特點,每類又各自包含自己的子類別。
針對試點污水處理廠,由于其分一期、二期兩次建設完成,兩期自控系統分別采用不同廠家的設計與產品,特別是一期所采用的系統設備年代相對久遠,兼容性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對現有的自控系統進行一定的改造。如增購用于數據在線采集的嵌入式計算機,在硬件安裝完成后,人工對所采集的數據類型、出處進行一一辨認、命名。數據在線采集軟件系統方面,針對本研究數據采集通信中面向復雜的對象及大容量的傳輸特點,可采用基于XML的通信協議設計和實現的方法,該通信協議可以很好地適應公司旗下污水處理廠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并且在供熱、暖通、大型公建等采集系統中有較多實際案例。
基于前期走訪調研、資料分析等工作的成果,開展運營管理信息系統架構的設計、優化工作。
(1)確定運營管理信息系統框架在確定運營管理信息系統用戶需求后,進行平臺的構建,如圖2所示。其中業務模塊由運營管理平臺、維護保養平臺、財務分析平臺3個平行的子平臺組成,3個平臺結構上相對獨立,只在數據庫層次建立引用關系(如財務分析平臺會從運營管理平臺引用部分能耗及相應的費用數據)。這樣將一個復雜的管理系統劃分為3個功能相對單一小平臺,既降低了系統的開發難度,又增加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另外由于系統平臺有多種類型的使用者,這樣設計可根據使用者角色的不同,分別賦予不同的子平臺權限,達到了劃分不同角色權限的目的,增加了系統的安全性。
(2)確定編碼原則
在確定管理系統架構后,為方便將各污水處理廠的人員、設備、物料、表單納入系統進行管理,還需要制定一套內容全面、示意清晰的編碼原則。對此,設計規定了“基礎編碼”、“水廠編碼”、“人員編碼”、“表單編碼”、“設備編碼”、“設備位號”、“維保編碼”、“物料編碼”、“資料編碼”等多項編碼原則。
本模塊以全國地圖、省級地圖2級圖片展示水廠省份、位置等信息,直觀有效地顯示公司的業務覆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