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粗
開粗,一般是指零件加工進程的首要工序,也便是從毛坯開始加工。
在機床大負荷下,絕大部分狀況應選盡可能大的刀,盡可能大的的進刀量,盡可能快的進給。在同一把刀下,進給與進刀量成反比。一般狀況下,機床的負荷不是問題,選刀的原則主要依據(jù)產(chǎn)品的二維角與三維弧是否過小來考慮。選好刀后,定刀長,原則是刀長大于加工深度,大工件則要考慮夾頭是否有干涉。
開粗的時候,在刀具能接受的前提下,轉(zhuǎn)速盡量慢一點,進給盡量快,這樣盡可能的讓刀具磨損小一點,開粗的效率高一點。
2、光刀
光刀,一般是零件加工的最終工序,光刀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滿足工件表面光潔度、預留恰當余量的加工要求。
光刀選盡可能大的刀,盡可能快的時間,由于精刀需要較長的時間,用最合適的進刀與進給。在同一進給下橫向進刀越大越快,曲面進刀量與加工后的光潔度有關,進給的快慢與曲面的外表形狀有關,在不傷及面的狀況下,留最小的余量、用大刀、最快的轉(zhuǎn)速、恰當?shù)倪M給。
開粗和光刀,分別是機械加工的最開始的工序和最終工序,在切削用量的挑選上基本相反,很合適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了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