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鉻白鞣技術助力皮革行業解決重金屬污染
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按照生態環境部部署,福建省日前下發《福建省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工作方案》,提出進一步提高重金屬污染防控水平,完善企事業單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集中解決一批威脅群眾健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突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到2020年,全省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全省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體系基本健全,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根據部署,福建省將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和重點污染物,減少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優先削減鉛、鎘污染物,有效管控重金屬污染環境風險。其中,重點行業包括重有色金屬礦(含伴生礦)采選業(銅、鉛鋅采選業等)、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銅冶煉等)、鉛蓄電池制造業、皮革及其制品業(皮革鞣制加工等)、金屬表面處理加工(電鍍)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重點區域包括集美區、晉江市、龍海市、尤溪縣和大田縣等5個國控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以及石獅市、南安市和建陽區等3個省控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重點污染物包括鉛、汞、鎘、鉻、類金屬砷。
為推進源頭管控,福建省將優化產業規劃布局,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同時落實減排措施,推進總量削減,各地要將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每年具體分解落實到有關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明確相應的減排措施。建立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加大力度,全面排查摸底,強化污染防控。對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違反《環境保護法》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予以行政拘留處罰;對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含鉛、汞、鎘、鉻、砷等重金屬污染物,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責任;對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長期未得到解決的典型環境違法問題,一律實施掛牌督辦。對包庇、縱容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或者不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的環保部門人員,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皮革行業在我國輕工業中占有較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隨著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及銷售中心。制革工業中,從鉻鞣技術發明以來,因鉻鞣革具有優異的物化性能,使得鉻鞣在皮革鞣制工藝中占主導地位。但是鉻鞣可能帶來皮革廢棄物和鞣制廢液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可能產生具有劇毒的六價格,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和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危害最大的是長期或短期接觸或吸入時有致癌危險。所以歐盟等發達國家出臺REACH和ROHS等相關法令,以限制使用鉻鞣。我國環境標準《污水排放標準》(GB 8978—1996)將六價鉻列為第一類污染物,企業所排廢水中六價鉻的限值為0.5mg/L,廢水中總鉻的排放限值為1.5mg/L。為了使皮革加工企業所排的廢水中總鉻和六價鉻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必須從廢水的各個處理環節進行控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也要求開發無鉻鞣技術來代替傳統的鉻鞣技術,對實現皮革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
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始終致力于皮革清潔化生產的技術開發及推廣,通過多年努力,大量資金的投入,成功開發出以無鉻金屬-有機復合鞣劑白鞣劑 DC為核心的白鞣技術。該白鞣技術是一項無鉻、無醛的高科技鞣制技術,該技術綠色、環保、安全、簡單,了行業標準,建立了新的行業標桿。該技術不僅避免了皮革鞣制過程中的六價鉻和甲醛對環境的污染,而且使用該技術處理的產品與傳統使用鉻鞣劑相比,其得革率有明顯的提高,收縮溫度、抗張強度、撕裂強度、斷裂延伸率等方面也完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此外,該技術與傳統鞣制工藝相比,工序簡單,操作時間短,能有效降低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在能更好的獲得最終產品的同時完全解決毛皮和皮革中存在的游離甲醛和六價鉻問題,使產品完全達到出口要求。相信隨著該技術廣泛推廣,裘皮、汽車皮革、鞋面革等各大領域的皮革制造都將從該項技術中獲益良多。
總之,高檔化和綠色環保的生態皮革,將是我國皮革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21世紀經濟的主旋律是綠色生態經濟,這是世界大勢所迫,誰提前采取綠色戰略,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