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駕駛人而言,“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已深入人心。目前使用的公共安全行業標準《生物樣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異丙醇和正丁醇的頂空-氣相色譜檢驗方法》(GA/T 1073-2013)等標準發布實施以來,為機動車駕駛人血液酒精含量檢測提供了技術依據。
全國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79)在進一步豐富優化該項行業標準檢測分析方法、細化完善有關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異丙醇和正丁醇檢驗》(GB/T 42430-2023)國家標準,將進一步支撐法律和強制性國家標準落地實施,為各類鑒定機構開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檢驗技術工作提供標準方法。同時,該國家標準可適用于五種醇類物質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檢驗、醫療急救檢驗、科學研究等其他更為廣泛的場景。
不過,技術標準隨著時代進步。據悉,新的國家標準可適用于五種醇類物質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檢驗、醫療急救檢驗、科學研究等其他更為廣泛的場景,將進一步支撐法律和強制性國家標準落地實施,為各類鑒定機構開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檢驗技術工作提供標準方法。新標準可應用于交通事故、酒后肇事、非正常死亡或健康因素接受酒精檢測的場景,檢測結果都將更為準確和公正。
相較于之前的公共安全行業標準,此次國家標準一大改進在于擴展了酒精檢測的方法。目前的行業標準檢查酒精僅依賴于氣相色譜分析,而國家標準增加了色譜與質譜的聯用技術,不僅增加了定性的判斷手段,更擴大了標準的適用范圍和應用領域,讓檢測結果更科學。此外,國標還明確了“雙柱系統”的剛性要求,避免了因為不同化合物在一種性質的色譜柱上可能呈現相同的保留時間而導致結果可能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