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1例L4-5節段或L5-S1水平雙側椎間盤突出患者采用經皮雙通道內鏡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行雙通道內鏡下單側椎板切開術和雙側椎間盤切除術。術后1天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收集術前、術后的臨床參數。
所有入組患者經單側雙通道內鏡雙側椎間盤切除術治療均成功。1例為L4-5水平,10例為L5-S1水平。平均手術時間為67.5 ± 13.1分鐘。術后腿痛視覺模擬量表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有明顯改善(P < 0.05)。
經皮雙通道內鏡下單側椎板切開術、雙側椎間盤切除術是治療L4-5節段或L5-S1節段有癥狀的雙側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單側腰椎椎板切開術與雙側椎間盤切除術的示意圖(雙通道內鏡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同時看到對側和同側的視野)
硬膜外麻醉或氣管內麻醉。患者俯臥位。
透視成像以確認病灶并確定兩個入路點:
左側手術,器械通道的入口點是中線旁1厘米,低于椎間盤中線,內鏡通道入口點為中線旁1厘米側和高于椎間盤中線;對于右側手術,器械通道的入口位置為顱側,內鏡入口位置為尾側。器械通道通常使用優勢手,內鏡通道通常使用非優勢手。
入路側由主要癥狀側或較大的椎間盤破裂側決定。首先進行同側腰椎間盤切除術,然后是對側腰椎間盤切除術。
在皮膚和筋膜上切開約7毫米長的切口后,在椎板表面依次放置一系列擴張器;5毫米長的皮膚切口,創建內鏡通道。必須確認兩個通道的擴張器在椎板處已經相遇并交叉。然后,插入直徑5.5 mm的內鏡套管并插入0度內鏡。
射頻探頭用于消融收縮椎板表面的結締組織以創建一個初始的工作空間。在棘突-椎板交界處和椎板確定后,使用防水磨鉆進行部分半椎板切開術。進行同側黃韌帶切除術,暴露、減壓硬膜囊和同側傳出神經根。為了充分暴露硬脊膜的外側邊界和同側傳出神經根減壓效果達到*佳,進行了額外的關節突關節切除術。此外,我們切開并暴露了突出的椎間盤纖維環。切除尾側椎板上半部分,顯露同側神經根的肩和腋區,發現突出的椎間盤。在椎間盤切除術前,必須對纖維環和神經根周圍生長過度的硬膜外血管進行電凝,以減少硬膜外出血。然后,使用小尺寸射頻探頭做纖維環切口。將被壓迫的神經根和硬膜囊輕微拉開,取出破裂的椎間盤髓核。在一些病例中,還需要進行椎間盤摘除術以進行椎間盤內減壓。
左側同側椎間盤切除
同側椎間盤摘除術充分減壓后處理對側。內窺鏡輕輕向下探,以確定對側入路,將棘突的中線-基底部切開磨鉆打磨。由于灌洗液的壓力使對側的硬膜囊略微凹陷,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暴露并到達對側穿出神經根。如果患者有中央或側隱窩狹窄,則將對側黃韌帶完全切除。對側神經根鞘囊緣及肩區確認后,用神經剝離子分離神經膜與對側纖維環的表面。去除對側突出或破裂的椎間盤髓核。
對側椎間盤切除
垂體鉗反向使用對對側椎間盤切除是有效的。小直徑射頻探頭是控制對側穿出神經根周圍出血的必要手段。最后,仔細檢查對側神經根周圍的肩、腋區是否有椎間盤殘留。繼續用垂體鉗進行同側附加椎體間椎間盤切除術,直到不再有破裂的髓核出來。最后,在檢查雙側穿出神經根完全減壓狀態后,將引流管插入硬膜外間隙,防止術后血腫。
UBE技術全國招商16653131828來經理
減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