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輥的堆焊
堆焊的特色在于它不是把兩個別離的部件銜接在一起,而僅僅是在焊件外表施焊一層熔敷金屬,因而其工藝要求有3點:
(1)避免堆焊層的裂紋及剝離
堆焊后的焊縫金屬硬度大,塑性低,尤其當堆焊金屬成分與根本金屬成分相差比較大時,金屬的線膨脹系數(shù)較大,從而引起相當大的內應力,使堆焊層金屬在堆焊后的冷卻進程中容易發(fā)生堆焊層裂紋及剝離(堆焊層金屬從基體上剝落下來)
避免的主要辦法是設法減小堆焊時的焊接應力,具體方法是操控層間溫度,焊后緩冷,必要時,用碳當量低,耐性高的焊材作為打底層,使堆焊層與母材隔離開
(2)避免堆焊層的硬度不符合要求
堆焊層的硬度依托堆焊層的合金成分來取得,而合金成分來自焊接資料(焊條,焊絲,焊劑)而不是母材。所以堆焊時,希望熔深淺,熔合比小,因而不必采用大電流。因為母材對縫焊金屬的稀釋,所以堆焊第一層時硬度往往偏低,其余各層硬度逐步提高,一般在第三層后硬度根本不在改變
(3)避免堆焊件變形
(4)溫度操控
焊接層間溫度操控在60-100°c,可快速消除焊接后內應力,避免磨輥變形,下降焊接熱應力,真實實現(xiàn)冷焊,下降堆焊失效的危險。
留意:外表堆焊的焊接進程是一個“冷”進程,絕對不能事前預熱,并且在焊接進程中,基體金屬溫度有必要≤100°c,焊接后剩余應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堆焊中發(fā)生的裂紋情況和對傳入基體內的熱量操控。堆焊進程中發(fā)生的散布均勻的裂紋,能夠消除不同的原料之間的收縮應力,但假如輥子內存在鑄造剩余應力,那么堆焊時發(fā)生的應力就有可能延伸至基體的內部,這種輥子就不能采用外表堆焊處理。
有必要要認識到,基體和焊接資料之間的結合不是熔焊結合,硬化層它更像是一種覆蓋層,結合層的強度僅夠堅持硬化層能覆蓋在基體外表上。
堆焊修復工件:電廠磨煤輥堆焊修復
焊絲型號:LZ603
焊絲直徑:2.8
焊接方法:自保護
焊絲特點:
1、該系列為抗低應力磨料磨損用耐磨堆焊藥芯焊絲。
2、具有焊接工藝性能優(yōu)良,焊縫成形美觀,焊接飛濺較小的特點。
3、焊接時不需要使用氣體或焊劑保護,從而簡化了焊接工藝,節(jié)省了焊接輔料費用。
使用范圍
用于堆焊在沖擊或無沖擊下經(jīng)受強烈磨料磨損的工件,如:電廠磨煤機磨輥、磨盤,水泥磨輥、磨盤等
堆焊工藝
1、建議堆焊層厚度不超過50mm。
2、堆焊后不可以進行機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