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羽電纜:基本面預期生變 專家把脈國際大宗商品走勢 6月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顯著下跌,國際投行也開始看空未來價格走勢。
大宗商品是否到了牛熊轉換的關口?美林投資時鐘的指針又將指向何方?分析人士認為,發達經濟體基本面預期轉弱,商品需求下降預期增強是本輪商品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從美林投資時鐘角度看,全球經濟周期逐步由滯脹階段轉向衰退階段,大宗商品也進入牛熊轉換窗口。
國際投行調低價格預測
6月以來,國際投行紛紛調低對原油、銅等商品的價格預測。高盛近日也轉向看空銅價,高盛將未來3個月銅的目標價格從之前的每噸8650美元下調至每噸6700美元。
高盛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目前銅價面臨兩個影響因素:首先,可能持續到冬季的全球能源危機或威脅經濟增長,進而導致銅需求不及預期;其次,美元飆升給銅價帶來巨大壓力。
從銅價表現看,文華財經數據顯示,當前國際銅價較3月份的歷史高位已經下跌逾30%,目前價格在每噸7300美元左右。不過,盡管調低了價格預期,但高盛對銅價的長期樂觀態度并未改變。該行認為,隨著銅礦供應達到峰值,銅價將迎來長期結構性牛市,在2025年有望升至每噸15000美元。
除了銅之外,近期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多數出現大幅下跌。截至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自今年3月份高點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約25%;國際金價也遭重挫,累計跌幅近21%。
基本面預期主導商品走勢
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通常前者的交易邏輯更加側重經濟及產業基本面,而后者則受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
對于6月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的跌勢,宏觀經濟分析師寇寧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歐美制造業PMI環比顯著回落,發達經濟體經濟景氣度轉弱,強化了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由此導致了商品需求下降預期增強,這是本輪商品價格出現普跌的主要原因。此外,6月以來,美元指數重回強勢,作為大宗商品的標價貨幣,美元再度走強進一步增加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壓力,導致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全面走低。”寇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