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辨識以中醫體質分類為基礎。中醫體質分類是根據人群中的個體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狀態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一定的方法通過整理、分析歸納,分成若干類型。中醫體質學者經過近30年的研究根據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特點及反應狀態將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平和質之外的8種體質類型均為偏頗體質,并制定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該標準已納入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進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
奧之星中醫體質檢測系統優勢特點:
1.健康狀態辨識
中醫體質檢測系統是利用各種技術方法,開展中醫體質辨識,以了解包括體質、臟腑及健康水平等狀況。
2.健康狀態信息采集
適時、實時地采集服務對象各種健康狀態相關信息,包括中醫體質辨識、人體體質成分、常規健康體檢、各種功能檢測及生活方式調查等。
3.健康狀態評估
中醫體質檢測系統可根據所采集到的服務對象健康狀態信息,從宏觀整體到局部微觀,從軀體功能、五臟狀態到病理改變等,全面多維度地進行健康狀態評估,形成綜合報告,使服務對象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及疾病風險,并為下一步的體質調養指引方向。
4.健康狀態信息管理
建立管理對象的健康狀態信息數據庫,包括一般信息、辨識、檢測、評估、干預信息、專科診療信息、隨訪追蹤信息等。同時,開發隨訪功能及各種管理、分析功能,建立及完善健康狀態信息庫。
5.健康干預方案制定與實施
中醫體質檢測系統根據9種體質調養方案,對不同體質非藥物療法方案進行不斷優化。針對重點病種,建立診療規范,內容涉及無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變、病后防復4個方面內容。根據個體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節氣,提供個性化藥膳食療咨詢指導。同時,提供營養治療方案的制訂與實施、重癥病人營養治療指導、各類慢性病的營養咨詢與調理。醫院治未病中心應充分利用傳統療法,全面挖掘整理并引進中醫藥行之有效的特色療法,依據各類人群的不同特征及各種特色療法的不同優勢,以體質分類理論為指導,制定中醫干預治療和健康調養方案,采用針灸、火罐、砭石、中藥熏蒸等技術,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抗衰的目的。同時,還應與各專科結合,制定專科疾病的中醫非藥物療法干預措施和方案,為中醫治未病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