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蓄電池12V150AH廠家
發布者:sdhmssdlkj 發布時間:2019-08-27 17:50:53
1 鉛酸蓄電池工業生產中清潔生產標準存在的問題
1.1 并沒有完全涵蓋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中重要的環境因素
在鉛酸蓄電池生產流程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含鉛的廢水廢氣,近幾年來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對廢水廢氣的處理技術得到一定進步和發展,能夠使用脫鉛技術對含鉛的廢水和廢氣進行處理。加上清潔生產標準相關政策的頒布,對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有一定的約束,廢氣廢水的排放得到一定控制和治理。但是在生產中廢水廢氣只是污染物排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中還有一些鉛塵、污泥、固體廢物等污染物,在倡導清潔生產過程中,沒有對生產中制造的所有污染物進行約束,生產中依然帶來一定污染。

1.2 在確定指標量化參數時沒有足夠的客觀性
在對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水平評價工作時,在清潔標準中會出現“部分”、“大多數”等不確定的評價用語,這類詞語很難進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隨意性和主觀性。這種現象的出現在進行實際清潔生產工作中缺乏強制性和性,不具備約束力。這種現象的出現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提高清潔生產標準的適用性,在概念和標準上應用定量指標,將清潔生產標準落實到實處。
1.3 缺乏先進設備和計量體系的要求
在進行鉛酸蓄電池生產中,僅對生產工藝和設備自動化提供具體要求并不能達到良好清潔生產的標準。比如說在廢蓄電池的破碎設備上,國?a和非國產在先進設備的自動化上以及分選精度等各項功能上都有很大差別。在應用先進技術同時,這些先進設備不應當僅僅作為定性要求,更應當通過各種技術、經濟與環境等相關的指標進行體現。
2 鉛酸蓄電池工業清潔生產中改進和完善對策
蓄電池生產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鉛污染,發生鉛污染嚴重的地區,會對人們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當鉛元素進入人體后可以隨著血液擴散到人體的肝脾腎肺等組織之中,對人體的健康帶來極大傷害。為了保護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就要從根源上治理鉛污染,對鉛酸蓄電池生產中加強清潔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2.1 分級界定行業準入標準
在我國曾頒布過《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標準中對鉛酸蓄電池項目提出了新的指標規定。以此文件作為參考,鉛酸蓄電池企業作為一般的三級清潔水平在生產中應當達到標準所規定的相關指標標準。清潔生產中重點企業要提高要求,準入標準應當提高到二級水平。對于部分企業,必須強制其達到規定的一級水平,這一標準應當與國際水平相一致,對于鉛污染物的排放指標應當不得低于發達同行業所規定的標準。
2.2 進一步明確定量化參數
針對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的設備狀況,將其在能耗、自動化水平、單機生產效率等方面明確量化指標的要求,同時還要明確在生產中對水、電、在線物料計算控制上的指標要求。
2.3 將清潔生產的標準貫穿于生產全過程
對鉛酸蓄電池清潔生產的標準應當不得低于排放控制標準中污染因子的標準,所以,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在制定清潔生產標準時必須提高含鉛塵廢氣、含鉛硫酸鈉以及環境風險等在內的污染因子數,要想實現清潔生產,對于生產企業來說還必須加強對生產車間中工作環境的控制標準。
2.4 將審核標準與有關技術政策進行結合
在我國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各行各業頒布了具有法律效應的相關技術政策和生產規范,將這些政策與具體行業中的清潔生產標準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更好的體現出末端治理與清潔生產的良好銜接。對于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標準來說,應當積極以頒布的《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等相關的工藝與設備目錄相結合,從而實現更加科學性的有效性的先進清潔審核制度。
2.5 學外清潔生產的環保技術
當前國外有些在鉛酸蓄電池的清潔生產上取得一定成就,在國外對于廢棄的鉛酸蓄電池回收工作上一般是采取三種途徑,一種是按照相關規定建設專門負責鉛廢物回收的機構或者公司,將收集到的鉛廢物送往再生鉛廠進行回收利用。另一種是生產鉛酸蓄電池的生產廠家,在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可以成立專門的回收公司直接對企業生產中的鉛酸蓄電池進行回收。還有一種途徑是鉛酸蓄電池生產負責人通過網絡進行廣泛回收。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鉛酸蓄電池的生產技術是非常發達的,在生產同時建立完善的蓄電池回收體系。在美國市場上有很多廢舊電池回收公司對廢棄電池進行回收。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生產經驗,都可以實現能源的科學合理利用,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我國在分析自身市場中電池生產特點的同時,引進外國的生產技術和環保技術,改進我國生產工藝,實現可持續發展。
3 結束語
鉛酸蓄電池工業清潔生產審核標準是檢驗企業清潔生產水平的重要依據,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突出,我國在環境問題開始加強關注,在我國鉛酸蓄電池生產市場上,清潔生產已經取得一定成就。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越來越高,對清潔生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現有的清潔審核標準基礎上,必須加強先進技術的引進,學外成功經驗,推動我國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的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