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蓄電池12V100AH安裝 調試
電池型號
|
額定電壓 (V)
|
額定容量 25 ℃ (AH)
|
尺 寸 (mm)
|
重量
(KG)
|
端子
類型
|
螺栓
M
|
||||
20HR
1.75/CELL
|
10HR
1.75/CELL
|
長
± 1(mm)
|
寬
± 1(mm)
|
高
± 2(mm)
|
總高
± 2(mm)
|
|||||
NP1.2-6
|
6
|
1.3
|
1.17
|
97
|
24
|
52
|
58
|
0.31
|
D
|
---
|
NP4-6
|
6
|
4
|
3.7
|
70
|
47
|
101
|
107
|
0.66
|
D
|
---
|
NP10-6
|
6
|
10.5
|
9.45
|
151
|
50
|
94
|
100
|
1.75
|
E
|
---
|
NP7-12
|
12
|
7.2
|
6.48
|
170
|
65
|
95
|
101
|
2.2
|
E
|
---
|
NP17-12
|
12
|
17
|
16.74
|
181
|
77
|
167
|
167
|
5.2
|
G
|
M5
|
NP24-12
|
12
|
25
|
22.5
|
166
|
175
|
125
|
125
|
8.3
|
G 、 F
|
M5
|
NP38-12
|
12
|
40
|
38
|
197
|
165
|
170
|
170
|
13.3
|
G 、 F
|
M5
|
NP65-12
|
12
|
70
|
65
|
350
|
167
|
179
|
183
|
20.4
|
G 、 F
|
M6
|
NP100-12
|
12
|
105
|
100
|
330
|
171
|
214
|
220
|
28
|
G 、 F
|
M8
|
NP120-12
|
12
|
125
|
120
|
410
|
175
|
227
|
227
|
38.0
|
G 、 F
|
M8
|
NP150-12
|
12
|
160
|
150
|
485
|
172
|
240
|
240
|
44.5
|
G 、 F
|
M8
|
NP200-12
|
12
|
210
|
200
|
522
|
238
|
218
|
223
|
56
|
G 、 F
|
M8
|
閥控式鉛酸免維護易事特蓄電池的特性、應用及維護
蓄電池自1859年由法國人發明使用至今已有143年歷史。1957年英國首先發明了再化合免維護汽車蓄電池,德國陽光公司發明了觸變性凝膠工業用鉛電池,1983年美國GNB公司發明并生產了I型陰極吸收式密封鉛酸蓄電池,1985年日本YUASA公司開始生產MSE系列大型陰極吸收式密封鉛酸蓄電池。 隨之英國制訂出標準BS6290第四部分(1987)鉛酸固定型單體蓄電池和蓄電池組(閥控密封規范);IEC制訂出IEC896—2(1991)固定型鉛蓄電池一般要求和試驗方式,第二部分:閥控式;日本制訂出了JISC8707—1992密封式固定型陰極吸收式鉛蓄電池;中國郵電部制訂出YD/T799—1996通信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中國電力部制訂出DL/T637—1997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訂貨技術條件。以上標準成為產品質量考核的技術標準。 易事特蓄電池
上世紀80年代起,國外生產類似產品的企業大量發展,1988年深圳華達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引進了美國GNB公司的技術,在消化吸收后開始生產閥控式鉛酸蓄電池,通過并聯組合大容量可達12960Ah。20世紀90年代我國生產類似產品的廠家遍及全國。
1閥控式鉛酸電池的工作原理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設計原理是把所需份量的電解液注入極板和隔板中,沒有游離的電解液,通過負極板潮濕來提高吸收氧的能力,為防止電解液減少把蓄電池密封,故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又稱“貧液電池”。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極柵主要采用鉛鈣合金,以提高其正負極析氣(H2和O2)過電位,達到減少其充電過程中析氣量的目的。正極板在充電達到70%時,氧氣就開始發生,而負極板達到90%時才開始發生氧氣。在生產工藝上,一般情況下正負極板的厚度之比=6:4,根據這一正、負極活性物質量比的變化,當負極上絨狀Pb達到90%時,正極上的PbO2接近90%,再經少許的充電,正、負極上的活性物質分別氧化還原達95%,接近完全充電,這樣可使H2、O2氣體析出減少。采用超細玻璃纖維(或硅膠)來吸儲電解液,并同時為正極上析出的氧氣向負極擴散提供通道。這樣,氧一旦擴散到負極上,立即為負極吸收,從而抑制了負極上氧氣的產生,導致浮充電過程中產生的氣體90%以上被消除(少量氣體通過安全閥排放出去)。 易事特蓄電池
2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特性
2.1浮充電壓
浮充電壓=開路電壓+極化電壓
=(電解液比重+0.85)+(0.10~0.18)V
=(1.30+0.85)+(0.10~0.18)V
=2.15V+0.10V
=2.25V
例如,美國圣帝公司的電池電解液比重為1.240g/cm3,所以它的浮充電壓為2.19V。日本YUASA公司的浮充電壓為2.23V。
2.2浮充電流
固定型防酸隔爆蓄電池的浮充電流有兩個作用:
1)補充蓄電池自放電的損失;
2)向日常性負載提供電流。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浮充電流有三個作用:
1)補充蓄電池自放電的損失;
2)向日常性負載提供電流;
3)浮充電流足以維持電池內氧循環。
2.3端電壓的偏差(靜態偏差與動態偏差)
動態偏差在浮充運行初期較大。實際上,剛出廠的蓄電池可能是因為部分電池中處于電解液飽和狀態而影響了氧復合反應的進行,從而使浮充電壓過高,電解液飽和的電池會因不斷的充電使水分解而“自動調整”至非飽和狀態,6個月后端電壓偏差逐漸減小。但偏差較大也不排除與有的制造商制造質量有關。
我國GB13337.1-Q1及德國DJN43539-84規定固定型電池靜態偏差范圍為電壓平均值的+0.1~0.05V。
郵電部YD/T799-1996規定,靜態時,高電壓與低電壓值偏差為20mV,動態時,高電壓值與低電壓值偏差不超過50mV。
電力部DL/T637-1997規定,靜態時,高電壓與低電壓值偏差為30mV,動態時,高電壓值與低電壓值偏差不超過50mV。
2.4氣體的復合
在正常浮充電電壓下,電流在0.02C以下時,氣體100%復合,正極析出的氧擴散到負極表面。100%在負極還原,負極周圍無盈余的氧氣,負極析出的氫氣是微量的。若提升浮充電壓,或環境溫度升高,使充入電流徒升,氣體再化合效率隨充電電流增大而變小,在0.05C時復合率為90%,當電流在0.1C時,氣體再化合效率近似為零。如圖1所示,這時聚集在負極的氧氣和負極表面析出的氫氣很多,電池內壓徒升,排氣閥開啟,造成蓄電池嚴重缺水。 2.5溫度的影響
電池充電時其內部氣體復合本身就是放熱反應,使電池溫度升高,浮充電流增大,析氣量增大,促使電池溫度升得更高,電池本身是“貧液”,裝配緊密,內部散熱困難,如不及時將熱量排除,將造成熱失控。浮充末期電壓太高,電池周圍環境溫度升高,都會使電池熱失控加劇。 易事特蓄電池
溫度每升高1℃,電池電壓下降約3mV/單電池,致使浮充電流升高,使溫度進一步升高。溫度高于50℃會使電池槽變形。
溫度低于-40℃時,閥控式鉛酸蓄電池還能正常工作,但蓄電池容量會減小。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由于結構問題對溫度要求很高,這一點大家都注意到了,為此,在設計充電設備時都考慮了溫度補償措施,但溫度采樣點的選取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著補償的效果。溫度采樣點有三處,即蓄電池附近的空氣溫度、蓄電池外殼的表面溫度及蓄電池內部電解液溫度。第一處容易,目前基本都采用此法,但這種方法很不準確,因為由于某種原因使蓄電池溫度升高,但蓄電池溫度的升高很難引起蓄電池附近的空氣溫度的升高,因此這種補償措施基本無用;第三處能反應蓄電池的實際情況,但較難實現;第二處實際,也較容易實現,目前已有企業根據第二處的采樣設計溫度補償單元。 2.6種類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分為三類,即大型、中性、小型。單體在200Ah及以上為大型,20~200Ah為中型,20Ah以下為小型。
電力系統在設計上一般均選用大型鉛酸蓄電池,而UPS電源在設計上則選用中型鉛酸蓄電池。
2.7電池容量
鉛酸蓄電池的極板在制造過程中,對生極板進行充電化成,使正極板上的鉛變成二氧化鉛,負極板上的鉛變成海綿狀鉛。但由于在制造廠對極板進行化
電池型號
|
額定電壓 (V)
|
額定容量 25 ℃ (AH)
|
尺 寸 (mm)
|
重量
(KG)
|
端子
類型
|
螺栓
M
|
||||
20HR
1.75/CELL
|
10HR
1.75/CELL
|
長
± 1(mm)
|
寬
± 1(mm)
|
高
± 2(mm)
|
總高
± 2(mm)
|
|||||
NP1.2-6
|
6
|
1.3
|
1.17
|
97
|
24
|
52
|
58
|
0.31
|
D
|
---
|
NP4-6
|
6
|
4
|
3.7
|
70
|
47
|
101
|
107
|
0.66
|
D
|
---
|
NP10-6
|
6
|
10.5
|
9.45
|
151
|
50
|
94
|
100
|
1.75
|
E
|
---
|
NP7-12
|
12
|
7.2
|
6.48
|
170
|
65
|
95
|
101
|
2.2
|
E
|
---
|
NP17-12
|
12
|
17
|
16.74
|
181
|
77
|
167
|
167
|
5.2
|
G
|
M5
|
NP24-12
|
12
|
25
|
22.5
|
166
|
175
|
125
|
125
|
8.3
|
G 、 F
|
M5
|
NP38-12
|
12
|
40
|
38
|
197
|
165
|
170
|
170
|
13.3
|
G 、 F
|
M5
|
NP65-12
|
12
|
70
|
65
|
350
|
167
|
179
|
183
|
20.4
|
G 、 F
|
M6
|
NP100-12
|
12
|
105
|
100
|
330
|
171
|
214
|
220
|
28
|
G 、 F
|
M8
|
NP120-12
|
12
|
125
|
120
|
410
|
175
|
227
|
227
|
38.0
|
G 、 F
|
M8
|
NP150-12
|
12
|
160
|
150
|
485
|
172
|
240
|
240
|
44.5
|
G 、 F
|
M8
|
NP200-12
|
12
|
210
|
200
|
522
|
238
|
218
|
223
|
56
|
G 、 F
|
M8
|
閥控式鉛酸免維護易事特蓄電池的特性、應用及維護
蓄電池自1859年由法國人發明使用至今已有143年歷史。1957年英國首先發明了再化合免維護汽車蓄電池,德國陽光公司發明了觸變性凝膠工業用鉛電池,1983年美國GNB公司發明并生產了I型陰極吸收式密封鉛酸蓄電池,1985年日本YUASA公司開始生產MSE系列大型陰極吸收式密封鉛酸蓄電池。 隨之英國制訂出標準BS6290第四部分(1987)鉛酸固定型單體蓄電池和蓄電池組(閥控密封規范);IEC制訂出IEC896—2(1991)固定型鉛蓄電池一般要求和試驗方式,第二部分:閥控式;日本制訂出了JISC8707—1992密封式固定型陰極吸收式鉛蓄電池;中國郵電部制訂出YD/T799—1996通信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中國電力部制訂出DL/T637—1997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訂貨技術條件。以上標準成為產品質量考核的技術標準。 易事特蓄電池
上世紀80年代起,國外生產類似產品的企業大量發展,1988年深圳華達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引進了美國GNB公司的技術,在消化吸收后開始生產閥控式鉛酸蓄電池,通過并聯組合大容量可達12960Ah。20世紀90年代我國生產類似產品的廠家遍及全國。
1閥控式鉛酸電池的工作原理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設計原理是把所需份量的電解液注入極板和隔板中,沒有游離的電解液,通過負極板潮濕來提高吸收氧的能力,為防止電解液減少把蓄電池密封,故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又稱“貧液電池”。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極柵主要采用鉛鈣合金,以提高其正負極析氣(H2和O2)過電位,達到減少其充電過程中析氣量的目的。正極板在充電達到70%時,氧氣就開始發生,而負極板達到90%時才開始發生氧氣。在生產工藝上,一般情況下正負極板的厚度之比=6:4,根據這一正、負極活性物質量比的變化,當負極上絨狀Pb達到90%時,正極上的PbO2接近90%,再經少許的充電,正、負極上的活性物質分別氧化還原達95%,接近完全充電,這樣可使H2、O2氣體析出減少。采用超細玻璃纖維(或硅膠)來吸儲電解液,并同時為正極上析出的氧氣向負極擴散提供通道。這樣,氧一旦擴散到負極上,立即為負極吸收,從而抑制了負極上氧氣的產生,導致浮充電過程中產生的氣體90%以上被消除(少量氣體通過安全閥排放出去)。 易事特蓄電池
2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特性
2.1浮充電壓
浮充電壓=開路電壓+極化電壓
=(電解液比重+0.85)+(0.10~0.18)V
=(1.30+0.85)+(0.10~0.18)V
=2.15V+0.10V
=2.25V
例如,美國圣帝公司的電池電解液比重為1.240g/cm3,所以它的浮充電壓為2.19V。日本YUASA公司的浮充電壓為2.23V。
2.2浮充電流
固定型防酸隔爆蓄電池的浮充電流有兩個作用:
1)補充蓄電池自放電的損失;
2)向日常性負載提供電流。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浮充電流有三個作用:
1)補充蓄電池自放電的損失;
2)向日常性負載提供電流;
3)浮充電流足以維持電池內氧循環。
2.3端電壓的偏差(靜態偏差與動態偏差)
動態偏差在浮充運行初期較大。實際上,剛出廠的蓄電池可能是因為部分電池中處于電解液飽和狀態而影響了氧復合反應的進行,從而使浮充電壓過高,電解液飽和的電池會因不斷的充電使水分解而“自動調整”至非飽和狀態,6個月后端電壓偏差逐漸減小。但偏差較大也不排除與有的制造商制造質量有關。
我國GB13337.1-Q1及德國DJN43539-84規定固定型電池靜態偏差范圍為電壓平均值的+0.1~0.05V。
郵電部YD/T799-1996規定,靜態時,高電壓與低電壓值偏差為20mV,動態時,高電壓值與低電壓值偏差不超過50mV。
電力部DL/T637-1997規定,靜態時,高電壓與低電壓值偏差為30mV,動態時,高電壓值與低電壓值偏差不超過50mV。
2.4氣體的復合
在正常浮充電電壓下,電流在0.02C以下時,氣體100%復合,正極析出的氧擴散到負極表面。100%在負極還原,負極周圍無盈余的氧氣,負極析出的氫氣是微量的。若提升浮充電壓,或環境溫度升高,使充入電流徒升,氣體再化合效率隨充電電流增大而變小,在0.05C時復合率為90%,當電流在0.1C時,氣體再化合效率近似為零。如圖1所示,這時聚集在負極的氧氣和負極表面析出的氫氣很多,電池內壓徒升,排氣閥開啟,造成蓄電池嚴重缺水。 2.5溫度的影響
電池充電時其內部氣體復合本身就是放熱反應,使電池溫度升高,浮充電流增大,析氣量增大,促使電池溫度升得更高,電池本身是“貧液”,裝配緊密,內部散熱困難,如不及時將熱量排除,將造成熱失控。浮充末期電壓太高,電池周圍環境溫度升高,都會使電池熱失控加劇。 易事特蓄電池
溫度每升高1℃,電池電壓下降約3mV/單電池,致使浮充電流升高,使溫度進一步升高。溫度高于50℃會使電池槽變形。
溫度低于-40℃時,閥控式鉛酸蓄電池還能正常工作,但蓄電池容量會減小。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由于結構問題對溫度要求很高,這一點大家都注意到了,為此,在設計充電設備時都考慮了溫度補償措施,但溫度采樣點的選取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著補償的效果。溫度采樣點有三處,即蓄電池附近的空氣溫度、蓄電池外殼的表面溫度及蓄電池內部電解液溫度。第一處容易,目前基本都采用此法,但這種方法很不準確,因為由于某種原因使蓄電池溫度升高,但蓄電池溫度的升高很難引起蓄電池附近的空氣溫度的升高,因此這種補償措施基本無用;第三處能反應蓄電池的實際情況,但較難實現;第二處實際,也較容易實現,目前已有企業根據第二處的采樣設計溫度補償單元。 2.6種類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分為三類,即大型、中性、小型。單體在200Ah及以上為大型,20~200Ah為中型,20Ah以下為小型。
電力系統在設計上一般均選用大型鉛酸蓄電池,而UPS電源在設計上則選用中型鉛酸蓄電池。
2.7電池容量
鉛酸蓄電池的極板在制造過程中,對生極板進行充電化成,使正極板上的鉛變成二氧化鉛,負極板上的鉛變成海綿狀鉛。但由于在制造廠對極板進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