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作為工業企業的血液,它的高效穩定運行在企業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熱力電廠作為耗水大戶,占我國工業取水量的一半,它同時也是排放大戶,對周圍的地表水系統形成污染。對于濕冷機組,減少水耗和排放的關鍵是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率,但同時會加大汽輪機凝汽器的結垢和腐蝕傾向,大大降低機組的熱效率,并危及電廠安全生產。
阻垢劑的發展和研究已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最早的阻垢劑是用橡子、腐殖酸等天然物質,以后發展到應用鋅鹽、磷酸鹽、鉬酸鹽等無機化合物,目前有機化合物類的阻垢劑異軍突起,應用范圍很廣。有機化合物類阻垢劑可分為有機膦酸阻垢劑和聚合物阻垢劑兩大類。
國內在循環水處理控制方面有個別的應用案例,傳統采用的是間接的比例式控制加藥模式,不能真正地獲知水處理劑的濃度含量,處于較初級的階段,只是擺脫了人工定期加藥方式時的粗放型管理,但加藥精確性、藥劑濃度控制的準確性上都較差。一方面浪費藥劑,另一方面控制不穩定,危及設備的安全。 國外的起步較早,目前已達到了在線監測、精確控制、遙測遙控的全自動化水平,使水處理管理工作已達到了無人值守的水平。
目前國內循環冷卻水處理的方式有七種:
a、加酸處理;
b、石灰處理;
c、弱酸陽離子交換處理;
d、聚磷酸鹽和有機穩定劑協同處理;
e、聚磷酸鹽-加酸或有機穩定劑-加酸聯合處理;
f、三聚磷酸鈉處理;
g、有機穩定劑處理。
·石灰處理是一種傳統方法,技術成熟、成本低,但工作量大,石灰統一計劃要求嚴格。
對循環冷卻水系統進行處理的最初目的,是通過提高濃縮倍率來實現減少排污從而節水。在對循環水進行加藥處理提高濃縮倍率過程中,循環水水質的變化不應對生產工藝設備產生任何的負面不良影響,保證循環水系統的各項指標在控制的范圍之內。
1、通過實驗對測量熒光示蹤型阻垢分散劑(N73202)考核后得出,在低濃度 (<220mg/L)時,濃度與測量值呈良好的線性關系〔0.057m A/(1mg/L)〕。隨介質流速的加快,濃度檢測值上升量小于 4.1%/(m/s)。溫度、pH、感光因素在循環水工藝參
數波動范圍內對檢測值幾乎無影響。因此選擇它作為主要藥劑,而且光電熒光計輸出的電信號有利于實現自動化監控。
2、本裝置結構簡單緊湊、占地小、易于運輸安裝和維護,系真正的集成式藥品投加裝置。具有 3 控制回路和 4 個監測指標來控制并監視循環水系統的運行情況。真正地實現了把循環水處理藥劑濃度作為直接控制對象,根據控制器檢測到的藥劑濃度值確定向系統中投放藥品的劑量,迅速而精確。
3、現場實際應用考核獲得的數據表明,該裝置性能可靠、加藥控制及時。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控制效果、節省藥劑和經濟效益顯著,而且還有利于全廠的生產管理,達到經濟運行。 為更好地適應生產實際需要,方便現場運行和檢修,降低成本,該裝置尚需進一步完善,
使之能夠產品化并得以推廣應用。遺留問題及改進設想如下:
a、還需進一步篩選出多種熒光標識水處理劑,把緩蝕劑也作為直接檢測和控制的對象,改變它以阻垢分散劑為依據成比例添加的方式。
b、擴展通信接口 RS422,實現遙信、遙控,可連接企業網,接入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便于網絡瀏覽;擴展存儲容量,使數據存儲周期由 1 周延長到 2、3 個月。
c、單片機的輸出通道改進,2 臺藥泵單獨由單片機直接控制其啟停,組合為分組控制方案,可以改善控制質量;或利用 Prominent 泵的模擬量接口構成前饋—反饋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