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是變電站的重要設備,是直流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設備,是保障二次設備正常運行的直流供電電源。這種電源廣泛應用于變電站中。本文通過闡述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響蓄電池壽命的若干因素,對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運行維護作一介紹,為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運行維護提出了具體的方法。
1蓄電池在電力系統的作用
蓄電池是變電站直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流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設備,它作為直流供電電源,主要擔負著為電力系統中二次系統負載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確保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蓄電池作為變電站的備用能源變電所的直流系統是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斷路器正確動作的基本保證,其穩定運行對防止系統破壞性事故擴大和設備嚴重損壞至為重要。
2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特點和原理
按鉛酸蓄電池中電解液存在的方式,鉛酸蓄電池分為開口式(富液)鉛酸蓄電池和閥控式(貧液)密封鉛酸蓄電池。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氣體再化合,即:正極產生的氧氣,通過AGM隔板中的孔隙(或膠體的裂縫)與負極活物質和稀硫酸進行反應,再化合成水,同時使負極板的一部分處于放電狀態,從而抑制氫氣的產生。
3影響閥控式鉛酸蓄電池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是很繁雜的電化學系統,電極材料、工藝和蓄電池工作狀態、條件等決定了蓄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導致它失效的因素也很多,大致有三大類。
3.1 蓄電池設計結構上的因素極板的腐蝕:極板腐蝕是限定使用浮充電的蓄電池的壽命的重要因素,電池處于過充電狀態時,酸度隨著負極產生水而降低,正極板柵因為正極反應產生的H+使腐蝕加速。
水損失:板柵腐蝕引起的水損失并不是再化合反應的全部,每次充電時,氣體的產生速率比氣體的再化合速率大時,使得一部分氣體擴散出區,使水受到損失。引起水損失還源于正極柵的腐蝕。
枝狀結晶生成:負極pH值會在電池放電,或電池長期以放電狀態擱置時增加,可溶性的鉛顆粒就會生成在極板上,是穿透隔膜的板狀結晶生成速度加快引起短路,導致蓄電池報廢。
負極板硫酸鹽化:蓄電池在充電或放電狀態下都會有發生自化合反應,是硫酸強長期存在于負極板,讓負極一直是充電不完全的狀態,不可逆硫酸鉛產生,減小電池容量,電池報廢。
熱失控:電池內的再化合反應會在電池充電過程中產生大量熱能,這些熱量因為蓄電池的密度結構散出困難,加上周圍環境溫度的上升,加大了浮充電流,引起浮充電壓升高,蓄電池因溫度過高而報廢。
3.2 電池工藝質量的因素電池在實際應用中因為生產工藝存在質量問題,像原材料成分有問題,極板涂膏量有差異,腐蝕斷裂極耳,漏液在殼體和殼蓋間出現,開閉閥蓋失靈等,都是的離散性在蓄電池性能上過大,是導致蓄電池保費太早的的主要因素之一。
3.3 使用狀態和條件
3.3.1 環境溫度:在國外資料中介紹,25℃以上時,環境溫度在25℃以上時,每升高10℃,電池的實際使用壽命就會縮短一半。輕者,將使電解水反應加劇,析氣速度加快,失水也必然增加。重者可能引起過充電,導致氧循環失效,致使電池工作溫度上升,嚴重時可使電解液干涸、熔化甚至爆炸。因此,應為電池創造一個zui佳溫度(20±5℃)使用環境。
3.3.2 深度放電:按廠家的數據,當電池放電深度為100%時,電池實際使用壽命約為200~250次充放電循環;放電深度為50%時,約為500~600次充放電循環。深度放電會造成電池內阻增大或充電電壓過低從而導致降低甚至失去充電能力。電池的放電電流越小,電池的輸出電壓能維持穩定時間也越長。放電電流越大,電池維持其輸出的電壓穩定能力也差。因此,深度放電常會發生在站用變停電,電池長期帶負載運行時。
3.3.3 長期處于浮充狀態:影響電池壽命的內部因素就是蓄電池組置于長時期的“浮充充電”工作狀態。蓄電池(組)長期處于浮充狀態,天長日久,蓄電池電極將被厚厚的氧化膜所覆蓋,造成電池的陽極極板鈍化,電池的內阻急劇增大,電池的實用容量大大低于其標稱容量。
3.3.4 過高的充電電壓:這將產生大量的O2、H2,即大量的水被分解。迅速產生的氣體使電池內部壓力陡增,壓力超過安全控制閥閾值時,閥門打開,氣體從控制閥中排出。這樣一來,電池失水、電解液干枯現象勢必會發生。電池失效的zui終結果也會出現。
4蓄電池的維護
使用過一段時間后,蓄電池的容量便會逐漸降低或失效,通常是由于活性物質脫落、極板變形或板柵腐蝕以及硫化、失水等問題引起的。對蓄電池的維護工作在以下五方面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