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7年9月19日19時32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7度,東經118.42度)發生2.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3公里。
金投財經網(http://finance.cngold.org/)09月20日訊,唐山2.1級地震 30多年前余震至今未絕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7年9月19日19時32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7度,東經118.42度)發生2.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3公里。
震中距離最近的古冶區卑家店鄉約5公里,距唐山市城區約30公里,距石家莊市約400公里,距北京市約170公里。震中10公里范圍內平均海拔約80米。震中20公里范圍內有36個鄉(鎮、街道),有543個村。
震區未來3天氣象信息:周三,晴,27 - 13 ,周四,多云轉小雨,29 - 17 ,周五,晴,26- 14 。
延伸閱讀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于海原地震。
余震情況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斷,當天18:45又在灤縣發生了7. 1級地震。2012年5月28日10:22分,唐山市市轄區、灤縣交界發生4.8級地震,專家稱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動。
30多年前的地震,余震至今未絕,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1811-1812年間,位于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馬德里地震帶曾經發生“新馬德里大地震”。至今,這一地震帶的活動仍然活躍,而且地震的活動規律符合余震的一條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這一地區發生的地震仍是“新馬德里大地震”的余震。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發生的震級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發生后,余震時刻都可能發生,其中多數是人類不能感覺到的微震,但也有極具破壞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難以預測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因此也常被稱為“地震后的幽靈”。
科學家發現,余震的震級和發生頻率一般遵循三條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學家大森房吉在論文中提出:主震發生后,時間越久,余震發生頻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對大森定律的數學公式進行了修正,提高了這一定律的準確性。
其次是“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級與最大的余震震級之差是一個幾乎不變的數值,在1.1-1.2級之間。
第三是“古滕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主震震級和余震發生次數存在關聯性。
災難給人們帶來的感悟: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我們的人生的意義所在。如果我們只是流淚水,抹鼻涕,然后,哀嘆一聲:悲矣!這將是最錯誤的行為。
義烏世恩膜結構工程有限公司主營停車棚 汽車棚 膜結構車棚 膜結構停車棚 膜結構車棚安裝廠家 浙江膜結構停車棚 特別推出抗震汽車棚 歡迎咨詢0579-85650908 18905899617 QQ 296803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