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假期的行情還是冷清,來現場咨詢的客戶很少,估計同比下降了10%,成交的更少了。”某二手房中介機構置業顧問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市場降溫的背后折射了樓市的變化:買房的變了,投機客離場,以房換房的剛需占比提升,購房成本增加了,全款購買方式增多了;賣房的開發商也變了,不敢拿地王,想方設法降杠桿;政策預期也變了,從年初幻想政策松動到現在預期政策從嚴、,長效機制也在逐步落地。這些將推動未來行業發展邏輯的深刻轉變,租售并舉之下,樓市正加速回歸居住屬性。
購房群體切換
“售樓處客流量雖比去年清明節明顯提升,但與之前幾年差別仍然較大。”北京豐臺區天悅壹號售樓經理對記者說。記者調研的豐臺區天悅壹號位于豐臺新宮商圈,目前均價在每平米85000元左右。“按照目前調控政策和買房人的需求,預計今年價格會保持平穩。政策方面可能不會放松,至于是否會更加嚴格還要看市場情況。”
同時,房地產也在不斷收緊。售樓經理稱,“房貸利率政策仍然比較緊,會根據購房者資質等條件綜合審定,目前低也要基準上浮5%,上浮10%至20%也比較常見。折扣等房貸優惠政策目前基本是沒有了。”二手房方面,上述中介機構置業顧問舉例稱,北京市文慧園附近小區62平方米的兩室一廳,2月底成交價是492萬元。同一小區、同樣戶型,去年2月成交價可達550多萬元。
事實上,房貸收緊對購買力和購買結構也形成較大影響。有房屋中介表示,“首付比提高后,炒房現象少了很多。換房和剛需則比以前多了。利率方面,北京地區目前便宜的是基準上浮5%,一般上浮5%到10%不等。放款速度比以前慢多了,審核更嚴格,額度也少了。”
鏈家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嚴調控結束了北京房價連續17個月的上漲勢頭,隨后出現連續9個月下跌,累計跌幅15%左右。無論是單看北京還是其他熱點城市,可以說調控起到了預期效果。“從需求結構看,‘認房又認貸’對換房影響更大。”許小樂稱,有記錄均被認定為“二套”,首付上提到60%或80%,房貸利率上浮20%,導致換房首付比例大增。同換房首付比例大增不同的是,純剛需首付在調控前后沒有變化,因此調控后剛需成交占比有明顯增加。sdghgg
加速去杠桿
在樓市嚴調控下,開發商壓力陡增。在熱點城市,無論是銷售價格和速度,還是融資渠道和成本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
從之前屢屢出現的“地王”來看,在2017年幾乎絕跡。土地流拍情況開始增多。國泰君安分析師謝皓宇表示,今年1月一線城市出現四塊流拍地塊,是2014年4月以來一線城市流拍地塊數量高的一個月,二三線城市流拍情況在逐漸增多。
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房住不炒”成為2018年房地產市場主基調,一二線城市延續此前調控并加大土地供應,高溢價拿地已成小概率事件;三四線城市熱度分化,部分城市承接外溢需求熱度上升。“當前土地成交溢價率較低,從側面說明企業拓展資源意愿不高。”中信證券研究部研究員陳聰表示,緊信用市場環境下,企業成本上升,終可能推動部分企業理性認識當前環境,開始適度去杠桿。
融信中國董事會主席歐宗洪表示,集團也將采納“降杠桿、減負債、增抗險、調”的謹慎之道,靈活運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模式、降低成本。中國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李佩珈表示,在整治影子的大環境下,融資渠道較窄的小開發商短期內很可能面臨融資成本攀升甚至鏈斷裂的風險。不排除大開發商以此為契機,擴張市場份額,甚至實施行業內兼并,市場集中度料將提高。
長效機制“在路上”
3月中下旬以來,杭州、西安、成都、海南等地接連出臺限購、搖號等調控政策。其中,海南明確,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海南省范圍內只能購買1套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70%。
“從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數據來看,目前房地產市場熱度雖有所下降,但仍然處于相對高位。”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認為,目前收緊調控幅度較大的城市或省份,如昆明、海南、廣州、大連等,就是近期房價上漲速度較快的區域。2月70城商品房銷售價格同比增速5.8%,較之2016年10.8%的高點雖然已大幅回落,但仍處在歷史平均水平之上。短期內期待政策的放松是不現實的。在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升級的同時,加快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也使得房地產行業逐漸在發生變化。比如,北京市計劃今后5年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于建設集體租賃住房,年均供地任務量約200公頃。根據中原地產分析,1000公頃土地可建成30萬-40萬套租賃房。若如期完成,將在未來五年為北京提供10%-15%的增量房源。
上海今年計劃實現新增租賃房源計劃開工和轉化總量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間)的目標。作為樓市標桿的京滬兩地的租賃住房政策的推出和落地,將對政策落地產生示范引領效應。租購并舉落地也離不開租賃供給改革。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要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供應、城市土地出讓、城市原有閑置物業改造再利用、小業主住房出租等方面入手,允許部分企業在建設園區時配建員工宿舍,多策并舉拓寬租賃供給渠道。
中國指數研究院指數研究總監白彥軍認為,政策導向逐漸明朗,租賃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將呈現出差異趨勢。比如,人口凈流入較多的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相比于其它城市的市場空間更廣。歐宗洪表示,今年房地產市場在“分類調控,因城因地”差異性調控措施中,有望實現關鍵突破,踏入高質量發展時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正抓緊制發操作文件,確保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各項清費降費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此外,我們還將加快推進非稅收入立法進程,研究制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進一步規范‘費權’管理。”程麗華表示。
按照政府的規劃,今年減稅方面,全年要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非稅方面,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兩項改革可以實現萬億元的減負效果。有專家認為,降費改革不僅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還將有助于對政府機構瘦身消腫,有利于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規范市場秩序,有利于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大量投入,而減稅降費也正是降成本的有力舉措。
“降成本要整體考慮,統籌施策,很難針對局部來實現降成本。只有加快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才可能實現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據了解,為了給研判形勢、防范風險、制定政策提供科學智力支撐,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今年將繼續組織實地調研,以求找到“降成本”中還需啃掉的“硬骨頭”,提出有價值的新觀點、新對策。
據財政部網站4月9日消息,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推進減稅降費,強化預算執行,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
一、全國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實現良好開局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結構升級、質量效益持續改善。在此基礎上,1-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6%。其中,中央收入增長18.9%,地方收入增長9.1%,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之上保持了較快增長。一是受工業生產運行加快、業景氣持續提升、消費市場較為活躍、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等帶動,1-3月工業增值稅、商業增值稅、改征增值稅、國內消費稅、進口環節稅同比分別增長16.6%、21.1%、22.9%、28%、14.4%,合計拉高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二是受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和年初集中發放職工年終獎金分紅增加等帶動,1-3月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11.7%、20.7%,合計拉高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4個百分點。三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快速增長。1-3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7.3%,比去年同期加快2.6個百分點;全國非稅收入同比下降7.5%,比去年同期回落18.1個百分點,主要受進一步落實各項降費措施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相應地,1-3月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為87.7%,比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二、二三產稅收協調較快增長,多數行業稅收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
1-3月,全國稅收收入中,第二產業稅收、第三產業稅收分別增長20.4%、14.5%,多數行業稅收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其中:受部分化工、冶金等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稅收同比分別加快4.7個、21.4個、79.6個百分點;受用電量快速增長等因素帶動,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稅收同比加快18.6個百分點;受假日消費效應及消費升級相關行業較快增長等帶動,煙草制品業、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制行業稅收同比分別加快40.1個、2.1個、15.3個、38.2個、51.8個百分點。三、地方財政收入總體平穩增長,中西部地區稅收增長較快
2018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鋼國。國際鋼鐵統計局(issb)表示,年初至今印度粗鋼產量同比增幅約為6%,產量與日本基本持平。按照當前的增幅,預計2017年日本粗鋼產量將在1.04億噸,而印度產量將達到1.015億噸。由此預測,2018年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鋼國。 長材方面: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在獨聯體,由于資源持續緊張,獨聯體線材和螺紋鋼出口價格持續上漲。有消息稱,這個價格增長反映了不斷攀升的鋼坯出口價格及活躍的市場成交。目前,獨聯體線材出口參考價格為565-575美元/噸(fob黑海),較月初上漲20-25美元/噸。螺紋鋼出廠價格630美元/噸,較上漲5美元/噸。在進口方面,12月下半月歐盟地區螺紋鋼進口價格590美元/噸(cfr),與月初持平。另外,全球大鋼廠安賽樂米塔爾日前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和前九個月財報,2017年三季度鋼材發貨量為2170萬噸,環比增長1%,同比增長6.8%。前九個月鋼材發貨量為6420萬噸,同比增長0.6%。助力助力企業經營生意社公眾號 1-3月,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1%。分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財政收入分別增長8.6%、10.2%、9.1%,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6%、20.2%、18.9%,比去年同期分別加快1.2個、4.1個、2.8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全國有26個地區稅收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稅收增長較快。綜合來看,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較快增長,反映出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不斷累積。
據鋼鐵協會監測,1月末,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為256.79點,較上年末上升0.90點,升幅為0.35%,較上月收窄3.69個百分點。其中:國產鐵礦石價格指數為237.94點,較上年末上升4.17點,升幅為1.78%,較上月收窄了3.89個百分點;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為259.64點,較上年末上升0.40點,升幅為0.16%,較上月收窄3.67個百分點。(見下表) 從全月情況看,國產鐵精礦全月平均含稅價格為613.12元/噸,比上月上升23.90元/噸,升幅為4.05%。其中:1月2日至16日,由599.96元/噸上漲至624.08元/噸;1月16日至月末,由624.08元/噸下跌至612.25元/噸。 3、鋼價與原燃材料價格走勢背離,鋼企降本增效壓力增大 貿易關系方面:(1)1月17日,美國美國管道生產商協會代表美國國內產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進口自加拿大、希臘、印度、中國、韓國和土耳其的大口徑焊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同時,美國商務部對進口自中國和印度的不銹鋼法蘭做出肯定性初步補貼裁定,中國產品補貼幅度為174.73%,印度產品為5-239.61%,美國商務部將于4月3日對中國產品做出終裁定;(2)1月18日,巴西外貿委員會宣布決議,決定對進口自中國和俄羅斯的熱軋卷采取為期五年的反傾銷措施。但考慮到公共利益,這些措施在2018年不會實施,直到分析進口產品對巴西經濟帶來的影響后才會實施。 生意社鐵合金分析師認為,目前錳礦原料價格依舊偏強運行,硅錳價格成本支撐,新一輪鋼廠招標臨近,冬儲或將開啟。預計短期內硅錳價格或將穩中偏強運行,短期現貨價格或將維持在8200-8600元/噸。 鋼廠生產方面:2018年1月11日監測的16家熱軋板卷鋼廠總計24條生產線在產24條,整體開工率,較上周持平;實際生產量123.64萬噸,較上周增加3.94萬噸;產能利用率87.7%,較上周上升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