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報告顯示,前10個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高于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5.06萬億元,增長25.9%,比2008年同期增長24.7%;出口交貨值2.97萬億元,增長28.4%,比2008年同期增長16%。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遲遲不散去的背景下,為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能夠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
外資企業拉動出口作用明顯
“前10個月電子信息產業出口增速繼續恢復,10月份全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長21%,比9月份提高3個百分點,特別是外資企業的出口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
數據顯示,10月份,電子信息產業的外資企業出口增長21.7%,比9月份提高4.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66%。前10個月,電子信息產業出口依存度58.6%,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電子信息產業的內銷增速持續放緩。10月份,內銷產值增長18.9%,低于全行業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前10個月內銷產值2.09萬億元,同比增長22.4%,低于全行業平均增速3.5個百分點。
“其實中國的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應該更注重開拓本土市場。產業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固然帶來了靚麗的出口數據,但從長遠看,從中國工業轉型升級調整結構的戰略方向看,這些數據背后亦存在著巨大的隱憂。”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
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投資持續增長
“今年以來,在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向型企業恢復增長的帶動下,電子信息產業投資持續增長,成為工業投資較快的領域。”朱宏任說。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8億元,同比增長41.8%,比去年同期高24.3個百分點,比同期工業投資增速高19.6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完成投資602億元,同比增長38.4%,繼6月份、9月份后再次月度突破600億元的投資。
據朱宏任介紹,電子器件成為帶動全行業增長的主要力量。前10個月,電子器件行業實現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42.6%和44.4%,高出全行業平均增速16.7個和16個百分點,對全行業生產和出口的貢獻率分別為23%和24%,成為拉動全行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與此相對應,前10個月家用視聽、電子器件行業投資增速由去年同期分別負增長-23%和-2.2%轉為增長51.6%和56.7%,其中光電器件、電光源增速高達90.6%和85.1%。計算機行業同比增長93.8%,比同期提高86.6個百分點。電子元件行業增速由去年同期的4.9%增長至25%。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光電器件行業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46.6%和47%,集成電路行業逐步走出全球性低迷周期,行業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分別增長41.2%和40.6%,扭轉了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0.5%和-12.5%的局面。
“中國想打個從‘缺芯’到‘造芯’的翻身仗,這里面孕育著巨大的產業價值。”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徐小田說。
信息技術服務化趨勢不斷發展,軟件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
前10個月,我國軟件業呈快速增長態勢,月度平均增速超過27%。截至今年10月底,共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09萬億元,這是我國產業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29.9%,同比高8.7個百分點。
截至10月底,我國信息技術咨詢和信息技術增值兩項服務收入分別為1007億元和1422億元,同比增長38.1%和36.9%,分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8.2個和7個百分點,兩類收入占比為22.3%,同比高1.3個百分點。
朱宏任說:“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服務化趨勢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業比重必將逐步提高。”
行業最新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前10個月,我國完成軟件設計開發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64.5%,占軟件業比重5.4%,高1.2個百分點。軟件產品、系統集成和支持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實現收入3703億元、2356億元和1830億元,分別增長24.7%、27.5%和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