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聊嘉賓:朱浩波、曹明春、秦益新、楊震鴻
(左起朱浩波、曹明春、秦益新、楊震鴻)
朱:歡迎三位的到來,參加我們關于空壓機代理商舉辦的“空壓機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論壇討論。既然主題是關于空壓機今世前生,那就先讓大家談談空壓機的過去吧。
楊:我參與了空壓機的昨天和今天,至于明天嘛,我也快離開這個行業了,明天就不敢多談了。很希望能聽聽大家的看法。
秦:感謝朱浩波經理給了這個平臺,因為它的公正公平才影響這么大。關于空壓機的昨天,我就簡單談談我的人生經歷吧。我是93年入巨霸工作的,1999年與臺灣企業分手后來進入英格索蘭做職業經理人。01年至今自己做,其中酸甜苦辣都經歷過,總結一句話:螺桿機水太深。
曹:我在85年進入空壓機行業,94年到廣東做銷售,當時從銷售到售后服務我是一手抓,每月電話費都在七八千。08年自己建立了現在的廣東巨風。
朱:06年以前空壓機的發展多是民營企業,但是后來空壓機行業等于說是革了早期民營企業的命。幾位對這個是怎么看的?
楊:過去的空壓機市場是國外品牌的天下,但是我們國內第一家做自己品牌的當屬無錫何建人何董,大家應該感謝他,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且堅持到現在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是民營企業成功的典范。
秦:何建人我很是熟悉的,他95年出來做自己的事業,用的是德國成熟的配件,但是早期發展非常艱難。如何讓一個企業健康茁壯的發展起來,不要聽人家怎么說,要看人家成功的企業是怎么做的。比如:德曼為什么會成功?它就是通過突出差異,創造了機遇。一個好的、健康的、良性的企業肯定是和他的代理商經銷商共同進退的企業。早期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一場艱難抗戰,能堅持下來的都是榜樣。
曹:廣東在90年代是對新生事物接受最大的市場,所以無論是改革還是革命在這里都能有充分發揮的空間。至于民營企業的存活和發展,市場會給出最真實的反饋。
朱:如今品牌的集中度很高,對于空壓機的明天來說該如何發展?
楊:談到明天,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字眼。未來所要考慮的是代理商利益如何保護。廠家和代理商是魚和水的關系。代理商未來的道路首先要擁有自己最核心的競爭力,這個是代理商生存最基本的內涵。沒有這個代理商在對廠家的關系中會明顯處于被動限制的地位。
秦:未來的空壓機市場我們要研究經銷商想什么,要什么,工廠想什么,要什么,一定要找到契合點。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有多少能力提多少要求;對于代理商來說,人脈、服務、客戶是你和工廠談判的“籌碼”。同樣無論是工廠還是代理商想到的不能僅僅是自己發展,還要想到那些跟著我的人也要讓他們過上受人尊敬的生活;如果跨國公司的利潤是300%,那么即使作為大的經銷商來說利潤都不超過5%,所以國內的經銷商們不要再“自相殘殺”,也不要飲鴆止渴;還有最后一點,是跟代理商說的,盡量離工廠遠一點,遠一點有朦朧感,有美感合作起來說不定更融洽。
曹:未來的道路不好走,但是我們還是充滿信心,正因為在這條有坎坷有荊棘的道路要才能練好內功,才能發展下去。
朱:秦總,您如何看待如今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競爭態勢,單靠價格是不是出路?
秦:大家都知道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實力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外資品牌畢竟是有核心的難以取代的競爭力。那么就空壓機來說,單靠價格不是出路的,但是10立方以下是價格是硬道理。無論是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今后都會更加注重節能,尤其是大機,高端一級能效是未來發展大方向,因為企業都懂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
楊:剛才秦總談到外資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確實是這樣。而外資品牌關注的不僅僅是價格,他們更多的關注的是價值。通過管理、服務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這是我們國內企業應該學習的地方,而不是僅僅依靠低價。
朱:剛才二位都提到核心技術,可以說核心技術都掌握在跨國公司手里,那么未來國內企業的出路在哪?他們想要做大做強該怎么辦?
曹:國內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是避免不了的,市場經濟就是適者生存的原則,所以降低成本和掌握核心技術是我們國內企業無可回避的課題。這一方面靠企業自己不斷創新發揮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多一些扶持政策,幫助國內企業盡最大可能發展。
朱:如果把這個話題上升到民族高度,我們可以從韓國釜瑪得到一些啟發,釜瑪很注重企業文化承載國家文化。而我們國內很多廠家都在抱怨國產品牌的恨鐵不成鋼,也在嘆息業績的滑坡,整個社會的安全感下降讓我們很浮躁,各位在座的都是行業的老前輩了,能最后我們代理商一些寄語嗎?
楊:空壓機的昨天利潤很豐厚,今天也還不錯,也有不少人在做。如果你想做得更好,你就必須拿出更多的勇氣和干勁,做到區域前三,你連和廠家談判的資本都強大了。
曹:很多人說馬上就要洗牌了,其實未來沒大家想象的那樣可怕,洗牌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發生的。活塞機剛剛被市場淘汰,螺桿機起步的時間才一兩年,所以未來還是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和希望的,代理商們要有信心做好未來的工作。
秦:一個男人找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業,花一輩子把它做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們是懂“氣”的人,所以就把壓縮氣體事業做好,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每一次英雄會都給大家加了一點壓力,正因為加了壓力才讓我們更有動力,未來我們老人家更要花點心血,動動腦筋,讓我們的下一代活的更美好。
朱:非常感謝三位能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畢生的經驗拿出來與廣大代理商朋友們分享,希望三位未來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也希望廣大廠家和代理商朋友們能有所收獲,向著明天不斷出發。
編者按:無論空壓機的昨天怎樣輝煌,我們的目光還是聚焦在空壓機的今天和明天上,永遠向著未來不斷發揮自身的實力。各位行業的前輩大佬們也傳授他們過往的經驗,新舊時代,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與競爭彰顯著空壓機未來的不斷發展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