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已居世界領先地位,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在四川白馬已經得到成功應用,研發成果應該在全國推廣,國外市場也應該努力開拓。”在12月17日至18日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3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組長馬懷新表示。
燃煤發電技術進步始終是先進能源技術的重點。目前和今后若干年,國內煤電容量所占發電比例仍居首位的現實,在短時間內還難以改變,裝機仍將處于較高發展速度。記者注意到,在煤電技術發展趨勢呈現“大型、高參數、潔凈”的背景下,《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將“高參數、新型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列為煤電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技術已居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的研發,在遵循自主開發和與引進結合的原則基礎上,已經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萬千瓦、20萬千瓦、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產品系列。目前,各等級循環流化床機組已在國內投運了近萬臺。
為了改變“引進—消化—國產化”的我國循環流化床發展模式,2006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成立,組織團隊聯合攻關,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成員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在循環流化床技術領域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國家決定四川白馬為研發依托的示范項目!罢{查研究為先;嚴格設計、專題評審;狠抓輔機配套研發!瘪R懷新從這三個方面向記者談了7年來的主要工作體會。
據馬懷新介紹,為了降低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研發風險,從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專家組組織部分專家對全國15。ㄊ校┯袑嵙M行鍋爐配套輔機生產的企業和已投運的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進行了調研,為成功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揚長避短”提供了科學的保證。
今年4月14日,完全依靠中國自己力量研發成功的世界單臺容量最大的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并創造了多項調試新紀錄。四川白馬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示范工程的順利投運,標志著我國在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的研發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我國和世界潔凈煤技術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記者了解到,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發電可以將發電效率從亞臨界的39%提高到42%。
應優先考慮大用戶直供電
在談到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的推廣時,馬懷新告訴記者:“目前影響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應用和推廣的是國家已出臺的政策未真正落實。比如,大用戶直供電等政策大多數都未兌現,帶來的是循環流化床機組發電小時數低、發電量少,導致運行成本高,嚴重影響了循環流化床技術的推廣與發展!毕嚓P專家也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前正積極推進的大用戶直供電工作對循環流化床發電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
“支持以煤矸石為主要燃料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作為所在礦區工業園單個或多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企業的自備電廠,或參與大用戶直供電!痹趪夷茉淳职l布的《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中,《中國電力報》記者注意到這樣的內容。
作為低熱值煤綜合利用發電的主要方式,循環流化床機組能夠較好地利用各種熱值燃料,在實現低熱值煤(或煤粉爐難以燃燒的煤)綜合利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他類型機組無法比擬的。“對于燃用3500大卡/千克以下燃料的火電廠,建議選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相關專家表示。
山西、蒙西、陜西、寧東、隴東、貴州和新疆 (以下簡稱七地區)煤炭資源儲量豐富,除貴州外,均開采條件好,礦區規模大,主要以大型和特大型煤礦為主,未來我國煤炭增長和調出主要依靠這些地區!笆 五”期間,七地區低熱值煤產量大,外運不經濟,就地消納困難,但可以就地建設電廠,因此七地區是低熱值煤發電發展的規劃重點,也就是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的重點發展地域。
“今年8月底,神華國能集團以世界首臺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示范項目為依托,在四川內江成立了神華國能集團循環流化床技術研發中心,并與相關機構合作建設了循環流化床仿真中心!鄙袢A國能(神東電力)集團公司循環流化床技術研發中心鄺偉向記者介紹,這個中心的建設就是為全面推廣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成果搭建平臺。
期待支持政策真正落地
記者注意到,對于循環流化床發電,國家已有相關支持政策。其中,2011年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文件。
文件強調:“對于以煤矸石為主要燃料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優先于常規燃煤機組調度和安排電量,并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機組負荷跟蹤速度慢等特性,降低機組負荷調節速率要求。”神華國能(神東電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強對記者表示:“國家相關部委頒布了有關低熱值煤綜合利用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和鼓勵低熱值煤綜合利用,但從實際情況看,電網調度大都沒有執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政策的有關規定,與煤粉爐機組一樣對待!倍嗄陙恚瑒⒅緩娨恢标P注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的發展,他所在的神華國能集團公司是全國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最多的發電集團,截至2013年底,該公司循環流化床發電總裝機容量達466萬千瓦,共有10個循環流化床發電廠22臺循環流化床機組。
實踐證明,入爐燃料熱值過低、灰分過高將導致循環流化床鍋爐磨損突出(機組運行困難)、運行效率低,可靠性和經濟性都受到影響。劉志強建議,將資源綜合利用電廠認定燃料熱值確定為小于3500大卡/千克。
“脫硫脫硝電價應以排放是否達標而定,而不是以采取何種技術。有些地方對循環流化床爐內脫硝達標電廠不給脫硝電價認可!毕嚓P人士建議,環保部門要以循環流化床電廠的實際排放值來確認其煙氣排放是否達標。
超超臨界擺上議程
在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方面,60萬千瓦等級的超臨界機組已是目前最大容量,對于“超超臨界”的發展進程,記者從 《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重點任務中找到了相關表述:“60萬千瓦高參數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工業裝備技術研究、制造及工程示范!边@項“十二五”規劃里的內容,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看來可能要延續到 “十三五”,在上述會議上,岳光溪表示:“清華大學、神華集團與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正在協調,初步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實現6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示范工程的開發。在該工程上實現超超臨界高參數、節能型、超低排放三個目標!毕嚓P專家認為,目前,低熱值煤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容量等級較小,與大容量高參數的常規火電機組相比,可靠性和經濟性指標較差。隨著國內30萬千瓦級循環流化床機組大量投運,其設計、制造和運行相關技術逐步成熟,可靠性和經濟性也相應提高。當前應優先發展30萬千瓦級循環流化床機組,有序推進60萬千瓦等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
西南電力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羅曉康則認為,下階段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重點,不應該是提高參數,而首先應該是解決排放指標滿足新排放標準的問題,這樣才能體現這項技術的先進性,也才能使技術得以推廣和發展。 www.dagangx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