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網力推特高壓 電力專家齊反對
發布者:fa716888 發布時間:2014-01-12 07:42:36
12月中,北方已經進入深冬。此時,位于西南地區的水電站早已進入枯水期,水電外送在目前這個季節很難實現。但是,解決豐水期水電外送問題的討論并沒有隨之停止,此間,外送線路建設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12月16日,在北京西二環外的一處酒店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稱“中咨公司”)正組織專家對國家電網公司(以下稱“國網”)“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進行評審。
國網認為,將四川豐水期富余電量通過交流特高壓外送非常必要。2013年的豐水期,四川省棄水總電量超過100億度。如果加快特高壓通道的建設,無疑有利于減少四川日后豐水期的棄水量。
國網似乎對于此項目頗有信心。雖然評審會還在圍繞“建設此交流特高壓項目”的必要性進行爭議,但在該項目評審會議室同層的另一會議室中,“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線路的具體技術細節問題已在研討中。
近一年來,關于特高壓的會議甚為密集。一個多月前,中咨公司組織專家對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北半環(淮南-南京-上海)進行最后一輪評審,并進行了內部投票,其中14人簽字贊成北半環建設,5人反對。
此次“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不同于華東環網特高壓交流項目北半環評審環節,最終并沒有進行投票,只是將評審專家中的不一致意見分別記入會議結論中。
以上兩個項目不過是國家電網特高壓規劃中的冰山一角。早在2005年,剛上任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的劉振亞在《中國電力報》上發表文章稱,加快建設“以百萬伏級交流和±80萬伏級直流系統特高壓電網為核心的堅強的國家電網,是國家電網公司的重要使命”。
國家電網公司交直流并舉戰略確立。同時,“晉東南-湖北荊門”和“淮南-上!钡膬蓷l10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的前期工作就此展開。
對于特高壓,國家電網公司有著更宏偉的規劃,盡管期間波折較多,工程推進緩慢,在國家電網公司召開的2013年工作會議上,提出規劃從2013年起的8年間,到2015年、 2017年和2020年,分別建成“兩縱兩橫”、“三縱三橫”和“五縱五橫”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同時到2020年建成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在2013年,國家電網將推動國網公司電網規劃和特高壓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與國家電網對交流特高壓項目雄心勃勃相對應的,則是20多位電力行業退休專家的反對意見。針對交流特高壓的問題,他們已與國網展開了多年的拉鋸戰,更是聯名上書反對“三華聯網”。從2005年至今,8年已過,關于交流特高壓的爭議仍在持續。陷入僵局中的特高壓項目,將如何打破僵局?受此影響、懸而未決的電網規劃,何時才能落地?
特高壓新項目
特高壓,指電壓等級是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或±800千伏的直流。
電力通過高壓線路完成遠程輸送,再通過變壓器降低電壓等級供千家萬戶使用。在電力領域,為減少損耗,一般用升高電壓的辦法來多送電。電壓等級一般標準為220千伏為高壓,350千伏到750千伏統稱超高壓,1000千伏及以上就是交流特高壓。
我國從1986年開始立項研究交流特高壓輸電技術。1994年在武漢高壓研究所建成了中國第一條百萬伏級交流特高壓輸電研究線段。
在2005年11月,中國工程院組成了包括27位院士、7位專家的特高壓咨詢課題組,圍繞特高壓輸電技術及試驗示范工程建設進行了研究和論證,提交了《關于我國特高壓輸電研究和工程建設的咨詢意見》
2006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2006~2020)》中,要求重點研究開發大容量遠距離直流輸電技術和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與裝備。
6個月后,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核準了晉東南經南陽至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為我國第一條特高壓交流線路。同年底,第一條直流特高壓線路“云南-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項目開工建設。
按照國網人士的說法,特高壓電網可以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能夠完善我國的能源結構,將西部、中部、北部資源地的電力送至東部,是一項多贏的工程。
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特高壓項目一直面臨著跌宕起伏的境遇。截至2013年11月底,共有兩條特高壓交流線路、4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在運行,3個特高壓交直流項目工程在建。
4條已建特高壓直流線路分別為“向家壩-上!碧馗邏褐绷、“云南-廣東”特高壓直流、“糯扎渡-廣東”特高壓直流、“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線路。2個在建的特高壓直流項目分別為“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線路和“溪洛渡-浙江金華”特高壓直流線路。
兩條投產的特高壓交流線路,指的是華東環網南半環“淮南-浙北-上!惫こ毯汀皶x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另一條在建的交流項目——“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預計2015年3月投產。
原電力規劃總院規劃處長、國家電網建設公司顧問丁功揚向記者介紹,以上三個特高壓交流項目并未經過評審程序。也正基于此,多位電力行業的專家聯名上書。
這給國網帶來了一定的輿論壓力。2012年底,國家發改委終于收到了國網關于華東環網北半環的核準申請,而后,發改委首次把交流特高壓項目交由中咨公司評估。
出乎國網意料的是,這一評審程序,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其特高壓計劃的實施,并且將交流特高壓的爭議更大范圍地暴露于公眾視野中。
2013年1月29日,國家電網公司在京召開2013年發展工作會議,時任副總經理的舒印彪表示,確保年內特高壓“四交三直”開工,其中“4 交”線路包括“淮南-南京-上!薄ⅰ案V-浙北”、“雅安-武漢”、“蒙西-長沙”特高壓交流項目,“3直”線路包括“錫盟-泰州”、“蒙西-湖北”、“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項目。
但實際情況是,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只核準了一條新線——“浙北-福州”交流特高壓工程開工。業內預期的“雅安-武漢”、“淮南-南京-上!北杯h交流特高壓,及“寧東-浙江”直流特高壓線路至今仍未獲準。
2013年接近尾聲之時,雖然舉行了關于“雅安-武漢”和“淮南-南京-上!苯涣魈馗邏喉椖康脑u審會議,但在2013年想獲得明確的通過方案,已不可能。
“淮南-南京-上!苯涣魈馗邏壕路是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北半環。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分為南半環(淮南-浙北-上海)、北半環(淮南-南京-上海),以及“浙北-福州”交流特高壓項目。
因其中一條已建,一條在建,如果“淮南-南京-上!北杯h交流特高壓項目能夠順利通過評審,就說明國網極力架構的華東環網打造成功,因此對國網來說很是重要。
“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則是國網提出的“三橫”特高壓交流電網的最南邊的線路,目的是為了解決四川豐水期的富裕水電輸送問題。
另一條“三縱”特高壓交流電網中最東邊的線路——“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于2012年獲得路條。但中國電力科學院總工程師印永華最近向媒體表示:“從錫盟到南京輸電項目,我們也拿到了路條,我們上報核準后,到現在沒有下文!
在外界看來,甚至有懷疑,“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項目是否已經放棄,因為國網還另外規劃建設“錫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如此多個特高壓新項目遲遲不能核準,國網“三華聯網”的交流特高壓工程設想遭受了嚴峻的挑戰。
“由于之前,‘三華’聯網引起強烈反對,國網目前似乎在避免談論‘三華’的概念。其在媒體宣傳報道或者會議中,都只提其中涉及的各個具體線路、項目工程!眹能源局“十二五”電網規劃專家組成員曾德文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但是,國網的目標還是想打造‘三華’聯網!
交直流的困惑
由于電網規劃被拖延,關于交流特高壓的討論也持續升溫。特別是中咨公司組織的評審會成為了交流特高壓支持者和反對者爭辯的平臺。中咨公司這一角色變得異常難當。
10月舉行的華東環網交流特高壓項目北半環(淮南-南京-上海)評審會后,提出反對意見的專家認為,專家組的組成存有瑕疵,19位專家,14位在職,其中8位來自國網系統,4位來自電力規劃設計總院,2位來自中咨公司;其他5位,則是退休的電力系統資深專家。“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如何選擇,都是贊成此項目的人占大多數!痹娏σ巹澰O計總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曾德文告訴記者。
在隨后12月舉行的“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的評審會上,中咨公司對于專家組的成員選擇更為慎重。為了做到更為平衡,邀請的人員名單也經過了多次變動,直到會議前最后一個工作日,才最終得以確定。此外,對于此類特高壓會議的保密工作,會議組的要求也越發嚴格。
據記者了解,此次會議,專家組成員共有22人,其中國網的有8位,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有3位,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人數有9位。交流特高壓的爭議,已從最初的“三華聯網”,過渡到如今各個具體項目的討論。
針對“雅安-武漢”這一高壓交流項目,建設四川水電外送通道的必要性,并無爭議,因為四川水電在豐水期的電力富余是事實。爭論的焦點在于,是選擇直流特高壓還是交流特高壓進行輸送。
贊成采用交流特高壓方案的專家認為,“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項目,可以滿足重慶、華中東部四省負荷的需要,尤其對于重慶地區來說,由于此線路中途要在重慶落地,對于其經濟發展十分有利。
相比于直流輸電,支持交流的人士提出,采用交流輸電方案,能夠自西向東兼顧沿途川東、重慶、武漢等多個符合中心用電需要,對四川用電需求發展和水電豐枯出力等不確定因素具有更靈活的適應性。同時,交流具有輸電和構建電網的雙重功能,實現電力資源的靈活輸送、分配和雙向互濟。但直流僅具有輸電功能,適用于點對點、大容量、遠距離電力輸送。
若“雅安-武漢”工程采用直流輸電方式,就需要大量、重復建設電站至四川主網的交流線路。尤其是枯水期,四川省內會出現缺電現象,需要對來反送電。如果采用直流,就會出現電力送回川西再迂回至川東的不合理情況,網損大、經濟性差。這一理由是支持交流特高壓的專家對直流特高壓為數不多的正面交鋒觀點。
反對該項目的專家則表示,四川水電增送華中東四省采用直流輸電是最優選擇。他們認為,對于重慶的用電需求,重慶電網目前有有500千伏的線路與四川電網聯網,同時也有500千伏的線路與華中主網聯系。同時,四川雅安、樂山等地匯集的電源,如需對重慶供電,距離在300—400千米以內。這是500千伏電壓等級是最具有優勢的輸電方式。所以,加強川渝500千伏輸電通道建設,才是消納四川水電的首選方案
另一方面,至于四川電力需送華東四省負荷中心的問題,因為輸電距離為1200—1500千米,而在重慶至武漢區間的900多千米內也不需要落點受電,完全可以采用直流輸電方式。
“也就是說,對于近距離的受端,可以通過現有500千伏線路。對于遠距離的,可以通過直流電直接送電! 原清華大學電機系研究員王仲鴻告訴記者。
據王仲鴻介紹,交流特高壓的輸電單價(5元/(公里*千瓦))約為超高壓輸電的(1.8—2元(公里*千瓦))2倍,因此在適用范圍(輸電6、7百公里及以內)內優選超高壓輸電的工程,它比用交流特高壓要便宜一半。
至于輸電在6、7百公里以上的線路,直流輸電至少比交流輸電便宜一半,所以改選更便宜的直流輸電。因為直流輸電工程耗資的主要部分是兩端變流設備,單價是隨輸電距離加長而減少,輸電距離愈遠愈便宜。而交流特高壓輸電則不同,它在適用區都可以被直流遠距輸電更經濟地被替代。
經濟性的問題,成為反對此交流特高壓項目的最重要原因!爸绷鞣桨2015年、2020年靜態投資額分別為166億元、353億元,比交流特高壓方案(367億元、819億元)分別少201億元、466億元!痹挛闹赋。
實際上,在贊成交流方案的專家中,他們也對交流特高壓方案進行了經濟性的比較,得出了交流特高壓的方案是最優選擇。但問題是,另外兩個比較方案都是500千伏交流輸電方案,并未將直流特高壓輸電方案列入比較對象中。
“國網委托規劃院和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進行的是沒有直流輸電方案的”雅安-武漢“的交流輸電多方案設計。他們根本沒想考慮直流,那還說什么可比性?”王仲鴻略顯氣憤地說。
按照反對者的觀點,如果按國網的全面采用交流特高壓技術的規劃,估計至少要浪費五千億元。更令他們擔憂的是,從“雅安-武漢”工程中經濟核算可知,交流特高壓方案要使相關電價增加0.1元/度以上,而直流方案只增加0.05元/度。
“電價是國家由成本倒推確定的,輸電成本愈高,國網的提成愈高,國有資產也愈大。所以國網分成的利潤和資產就是這樣形成。用戶面對的是沒有選擇的壟斷電價市場,即使表面的居民電價是經聽證會協商定價,但占總量85%的工商業電價早已高出成本一倍以上,它通過產品和服務增加了成萬億元的額外稅費負擔。”王仲鴻表示。
到底是用直流,還是用交流?雙方僵持不下!案髯远加懈髯缘牡览怼N艺J為我國交流、直流特高壓應該都是必要的,要形成互補!彪娏σ巹澰O計總院規劃中心主任佟明冬對《能源》雜志記者說。
根據其說法,交流特高壓在技術安全上是沒有問題的,從技術上來說,特高壓交流網架有其技術上的優勢。對于經濟性來說,交流特高壓的成本確實較高,但是需要看最后的目的值不值得。www.dagangxl.com
版權聲明:PLC信息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