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國移動將正式推出手機條碼識別業務,而相關的國際專利獵手也將隨之悄然接近。
手機二維碼,表面上看來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黑白小方塊,然而,它將成為移動增值服務全新時代的標志。用手機上的攝像頭,對著手機二維碼一掃,你就能獲得圖文、音樂、視頻片斷,獲取優惠券,參與抽獎,了解企業產品信息、商店的打折信息,同時還可以方便地用手機識別和存儲名片,自動輸入短信,獲取公共服務,實現電子地圖查詢定位、手機閱讀等多種功能。
一位長期從業于手機增值服務的資深人士對中國手機二維碼的未來亦喜亦憂:“手機二維碼在未來可能成為中國移動增值服務的集成通路,但是國際專利獵手的潛伏也使得中國整個手機二維碼產業存在巨大的商業風險!
“條碼識別”前景廣闊
在國外,手機條碼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其中最為通用的是流行于日本的QR碼(Quick response)和流行于韓國的DM碼(Data matrix)。日本在2002年推出手機條碼業務,經過4年的發展,該業務已經大行其道,除了雜志、報紙,二維條碼還被印在名片、戶外廣告牌、優惠券和產品包裝等介質上。
根據2005年9月份的調查,在日本對QR碼的總體認識度是96.5%,對QR碼的實際使用率是73.3%。而在韓國,目前市面上有660萬臺手機支持韓國第一大手機二維碼提供商iconlab的條碼業務。
如果放在手機用戶高達3億的中國市場,其前景更是難以估算。據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4年,中國移動就開始在湖南長沙、上海試點手機二維碼業務。之后,中國移動決定在北京試運行該業務后再向全國范圍內推廣,爭取使二維碼成為中國移動行業應用的一個重要技術載體,與手機菜單、搜索引擎組成手機上網三大入口,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斑@將是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在未來兩三年之內可能會達到5億元至10億元的市場規模。”該負責人說。
危機如影隨行
“關鍵的是,巨大的商業利益背后還存在著巨大的商業風險,完全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給整個產業迎頭一擊。這種潛在的商業風險主要集中在DM碼上。”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化研究所王工程師就專利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斑@種危機主要來自專利方面的風險。QR碼是一種開放的碼制,沒有專利的壁壘,但是DM在專利方面的壁壘非常多,對未來的產業發展構成了危險!
據國際自動識別儀器協會網站的報道,美國上市公司Acacia是一個專利獵手,并且早就注意到Data Matrix的侵權訴訟能給公司帶來了豐厚收入。自2005年4月起,諾基亞、阿迪達斯、AMD、波士頓科學公司、日立和三菱公司均因此產生糾紛,最后以付費使用Data Matrix條碼技術達成和解。Acacia公司CEO Paul Ryan明確表示準備通過更主動的專利保護工作擴大這一收入來源。在2005年,就有幾個中國IT廠商因為使用Data Matrix標準受到了專利侵權指控,應用國外條碼帶來的隱患已經由潛在風險上升為現實的威脅。
事實上,目前國內對DM條碼的使用處于未經授權狀態,一旦專利權利人發起侵權訴訟,將給整個產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近期,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更是發布通告,指出二維條碼標準Data Matrix的用戶將有可能面臨專利侵權的指控,并提醒中國用戶注意使用Data Matrix標準而帶來的法律風險。
“如果中國移動使用DM碼作為手機條碼的一部分,那么三億手機用戶給它帶來的將不僅僅是巨大的商業利潤,也可能是天價的訴訟費用。作為一個專業的專利獵手,我想Acacia公司不會放過中國移動這樣的獵物!蓖豕こ處熢u論道。
來源:http://www.wxbarcode.com http://www.tx-m.cn 斯康條碼技術[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