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
1、基本工藝流程:
2、施工準備
施工前準備,如工具、人員配備、覆蓋充填物、植物種子等。
設安全防護區:施工現場附近,禁止行人、車輛通過,界定安全防護區,在施工場地兩頭設施工標志。
根據施工安全操作規范要求,選擇安全防護措施,搭設鋼管腳手架,下鋪毛竹腳手片,上掛防護網,或從山頂下懸繩索,系安全帶施工。腳手架搭設按腳手架搭設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勞保用具。
3、作業面清理
為保證三維網與坡面的緊密結合,交驗后的坡面,采用人工細致整平,清除所有的巖石、碎泥塊、樹根、玻璃、混凝土塊等垃圾和障礙物。清除作業面雜物及松動巖塊,對坡面轉角處及坡頂的棱角進行修整,使之呈弧形,盡可能將作業面平整。保證施工前作業面的凹凸度平均為±15cm,最大不超過±30cm;對低洼處適當覆土夯實回填或以植生袋裝土回填,以填至使反坡段消失為準,有條件的可在坡面上每隔一定高度開一橫向槽,以增加坡面的粗糙度,使三維網對坡面的附著力加大。
4、截、排水溝施工
作業面排水系統得設置是否恰當和合理直接關系到作業面植被的生長環境,對于長、大邊坡,坡頂、坡腳以及平臺均需要設置排水溝。并根據作業面水流量的大小考慮是否設置坡面排水溝,確保雨水不在坡面形成徑流。
5、鋪網、釘網
貼著坡面由上而下將三維植被網展開,網的頂端埋于坡頂排水溝內,相鄰兩卷網相互搭接,要求搭接寬度不小于10厘米,并用軟鐵制成的U型釘進行固定,鋪設時網狀面朝上,順坡鋪設;在鋪網時要嚴禁將網拉緊。
6、客土噴播
客土采用腐殖土,腐熟的有機肥、泥炭或淤泥,保水劑,粘合劑,肥料等混合攪拌形成,使用前進行晾曬、粉碎、過篩去除大于25mm的顆粒。客土的厚度要求不小于5cm,客土層基本與三維網凸面相持平,并且確保坡面平順。無網包露包、空包或壓包現象。覆土中加入有機肥料,可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創造更利于植物的生長環境。為保證覆土充滿網包,且不壓包,通過少量多次填土并充分淋水,穩定至網包不外露為止。為了提高早期的出芽率及促進植物的早期生長,可適當加大速效肥的用量,同時為了促進植物的根系生長,也要考慮磷肥的用量,這樣為植物的前后期的生長奠定了生長基礎。
7、噴播植物種子
噴播種子前澆透水,濕潤土層深至15cm,使地表和地下的毛吸管水的管道互連起來,否則會造成地下毛吸管水無法上升到表層,植物會因缺水而干枯。
草本植物種子選擇以“南暖北寒”為原則,兼顧生物多樣性和氣候適應性。
一般噴播種子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選擇兩個以上的植物種子(含同種不同品種)進行混播或混合播種,優劣互補.以增強其抗逆性。
2、所選植物品種要求根系發達,入土深厚,種子組合中至少包含一個品種匍匐莖發達,如狗牙根,結縷草等。
3、適應性強,抗性好,耐粗放管理。如狗牙根,扁穗冰草等。
4、生長迅速,成坪塊,以達到迅速覆蓋保護的目的。
5、在兼顧美化效果及觀賞性的前提下,盡量在種植時加入當地的一些野生地被花卉植物。
6、在種子使用量上,適當減少白三葉、彎葉畫眉草等侵占性強的草種比例。
噴播前將植物種子(需要浸種的灌木種子)用清水(或赤霉素、硝酸鉀等溶液)浸泡24h,用清水淘洗干凈,放在陰涼的地方催芽,每隔6h翻動1次,24h后混合其他未浸種種子噴播;也可以不浸種直接進行噴播。
將處理好的種子與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肥、微生物菌肥等經過噴播機攪拌混勻成噴播泥漿,在噴播泵的作用下,均勻噴灑在工作作業面上。
8、覆蓋
為保證多雨季節,植物種子生根前免受雨水沖刷;寒冷季節,植物種子和幼苗免受凍傷害;以及正常施工季節的保溫保濕。在坡面上覆蓋一層規格為14g/m2的無紡布,無紡布用竹釘固定。竹釘長15cm,待植物長至3cm左右時,應揭開無紡布以免阻礙植物的生長。
9、養護管理
在種子萌發和幼苗期,應加強養護管理,保持坡面濕潤和充足養分,確保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
9.1澆水
噴播后根據土壤和干旱狀況適時在清晨灑水,出苗前必須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應控制好水分,濕度長期過大,容易出現爛苗和植物病害。澆水時水流應細而緩。用直流噴霧水槍,每次應澆透,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均勻原則。待苗出土整齊后,可減少澆水次數,干透再澆,夏季在早晨或日落后,冬季在中午高溫時進行。
9.2施肥
出苗后結合澆水及時追施葉面肥 (以氮肥為主),待出苗整齊后,追施磷鉀肥為主的復合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和橫向生長。生長穩定后,根據生長需要施肥。
9.3病蟲害、草害防治
病蟲害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病害主要有銹病、腐霉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地老虎等。為防止侵染性強的雜草引起整個坡面植被的退化,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學藥劑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