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超聲波診斷儀是幅度調制型(amplitude modulated mode)的簡稱。A型顯示是超聲技術應用于醫學診斷中最早、最基本的方式。它主要適用于檢查肝、膽、脾、眼及腦等簡單解剖結構,測量線度以及獲得回波幅度的大小和形狀,通過分析回波幅度的分布以獲得組織的特征信息。
臨床診斷中的應用范圍:
A型超聲波診斷儀可用于許多科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應用是腦中線位置的測量。一般正常人腦中線位置通過顱骨的幾何中心,最大偏差≤0.3cm。用雙跡A型診斷儀測量若腦中線偏移>0.3cm,則應考慮有占位性病變。此法檢查無痛苦,準確性高。 展望
A型診斷儀是最早應用于臨床的超聲設備。由于B型診斷儀的出現,A型診斷儀已經面臨被淘汰的邊緣,目前只在腦中線測量、眼科等方面還在應用。但是A型診斷儀在組織的判別和確定(或稱組織定征)、生物測量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特異性。目前只有幾家國外廠家在生產標準化的A型診斷儀。
B型超聲波診斷儀
基本原理:
B型(brightnessmodulationmode)超聲,為輝度調制型,其原理與A型相同,其不同點為:①將幅度調制顯示改為輝度調制顯示,它將放大后的回聲脈沖電信號送到顯示器的陰極(或控制柵上),使顯示的亮度隨信號大小變化;②醫生根據聲像圖所得之人體信息診斷疾病,而不是像A型超聲那樣根據波型所反映的人體信息診病。
一般的B超工作過程為:當探頭獲得激勵脈沖后發射超聲波, (同時探頭受聚焦延遲電路控制,實現聲波的聲學聚焦。) 然后經過一段時間延遲后再由探頭接受反射回的回聲信號,探頭接收回來的回聲信號經過波束形成處理。然后由數字掃描轉換器(DSC)電路進行數字變換形成數字信號,在CPU控制下進一步進行圖像處理, 再同圖表形成電路和測量電路一起合成視頻信號送給顯示器形成我們所熟悉的B超圖像,也稱二維黑白超聲圖像。
特點:
B型超聲具有如下特點:它將從人體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以光點形式組成切面圖像。此種圖像與人體的解剖結構極其相似,故能直觀地顯示臟器的大小、形態、內部結構,并可將實質性、液性或含氣性組織區分開來。
超聲的傳播速度快,成像速度快,每次掃描即產生一幅圖像,快速地重復掃描。產生眾多的圖像組合起來便構成了實時動態圖像。因而能夠實時地觀察心臟的運動功能、胎心搏動,以及胃腸蠕動等。
由于人體內組織的密謀不同,相鄰兩種組織的聲阻抗也不同,當聲阻抗差達千分之一時,兩組織界面便會產生回聲反射,從而將兩組織區分開來。超聲對軟組織的這種分辨力是X射線的100倍以上。
此外,B型超聲尚具操作簡便,價格便宜、無損傷無痛苦,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因而已被廣大患者
應用范圍:
B型實時成像儀用于診斷的依據是斷層圖像的特征,主要由圖像形態、輝度、內部結構、邊界回聲、回聲總體、臟器后方情況以及周圍組織表現等,它在臨床醫學方面應用十分廣泛。
1.在婦產科中的探測
可以顯示胎頭、胎體、胎位、胎心、胎盤、宮外孕、死胎、葡萄胎、無腦兒、盆腔腫塊等,也可以根據胎頭的大小估計妊娠周數。
2.人體內部臟器的輪廓及其內部結構的探測
如肝、膽、脾、腎、胰和膀胱等內部結構;區分腫塊的性質,如浸潤性病變往往無邊界回聲或邊緣不氣,若腫塊有膜時其邊界有回聲且顯示平滑;也可顯示動態器官,如心臟瓣膜的運動情況等。
3.表淺器官內部組織探測
如眼睛、甲狀腺、乳房等內部結構的探查和線度的測量。
C型和F型超聲波診斷儀
C型超聲顯像診斷儀
在B超廣泛地應用于醫療診斷后,人們希望獲得與X透視相似的圖像,這就是C型超聲診斷的圖像。C型與B型的成像都是二維圖像。但C型的成像畫面是與超聲束垂直的,它與B型掃描面相差90°。C型檢查腫瘤組織,能顯示出腫瘤組織的擴大范圍,這在臨床診斷中極為重要。
F型超聲顯像診斷儀
F型與C型的原理基本相同。只不過C型超聲儀的延遲電路控制的距離選通門的開啟時刻是個可調常數。而F型的距離選通時間是隨位置變化的函數。這樣,F型的成像畫面不是一個平面,而是一個由位置函數決定的曲面。
F型成像畫面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