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生產過程控制領域,實時檢測工藝參數的真空壓力表作用至關重要。縱觀我國檢測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現狀,應當承認目前還處于相對低迷時期。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高生命力可持續性發展,首要依靠自主創新能力,但是從長期以來占據檢測儀器儀表行業主導產品的“四大參數”——溫度、壓力(含差壓)、流量(含重量)、物位(含液位)來看,似乎其發展的空間不太大。因此筆者認為花大力氣和投資應著眼于我國目前薄弱環節,應用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研發方面,如工業在線分析儀。科學技術與資本的結合才能形成生產力。有人不完全統計過,中國的民營科技小企業平均壽命為兩年半。要想持續性發展,先得有立足之本,根據自己的強勢,有能夠維持生存的經營收入,比如經營商務,經營服務,然后每年留出部分資本盈余去從事只有投入、暫無產出的創新產品研發,這就是以經營養開發,而一旦創新成果有成,必須迅速實施產業化,經過推向市場,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以市場效益來體現,這一步往往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取得市場準入證后,立即就是成果推廣迅速占領市場,促進經營發展。天津市自儀科貿有限公司原來僅有10余人,注冊資本30萬元,前幾年搞儀表成套經營代理,自動化工程設計服務等商務,經營額最高時達200多萬元/每年,資本盈余馬上投入研發,先后投入60余萬元,靠申報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無償資助的50余萬元和企業自籌的投入,于2004年獲得了創新產品科技成果,然而還是由于準備不夠,計劃不周全,在生產出樣機后,實施產業化缺乏資金,使企業陷入了困境。目前企業正在全力聯系,以科技成果、專利技術進行股權融資實施資產重組。希望有經濟實力、有科技風險投資意識、有發展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前來合作,兼并,共謀企業發展大計。從我們走過的路悟出一個道理,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資本積累的經濟實力是企業可持續生長的基礎,光靠小企業自己資金的滾動發展只能步履艱難,也許越滾越小,謀大的發展必須靠融資。創新
真空壓力表技術與融資的有效結合是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