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現場照片
記者現場了解,本次活動給社區居民觸動最深刻的屬洗衣機槽的污染問題。洗衣機作為日常衣物清潔的主要渠道,也會成為不少疾病的“傳染源”。記者采訪專業衛生機構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洗滌水在洗衣機槽和內筒之間流動,日積月累,水垢、洗衣粉游離物、衣物纖維和污垢、人體有機物質等雜質就會粘附在內槽壁上,在常溫中不斷發酵,堆積出一層又黑又黏的臟漬和頑垢,滋生大量病菌,并在洗滌過程中傳染給下一筒衣物,這就是衣物“二次污染”。洗衣機使用時間越長,積累的污垢和病菌就越多,衣物的二次污染就可能愈加嚴重。
圖:被污染的洗衣機槽圖片
市民一般普遍認為洗衣過程中添加消毒液也可完成清潔消毒作用。但現場專家糾正了這一認知誤區。專家表示:消毒液只能清除洗衣機槽污垢表面的病菌,對于洗衣機槽內日積月累的頑固污垢可能無法起到完全清潔作用。污垢不除,污垢內包裹的大量病菌就仍然存在;另外,按照目前市民洗衣時消毒液的使用量,經洗滌水稀釋后,殺菌作用更會明顯減弱。
圖:專家接受采訪
許多目睹洗衣機槽和圖片的市民表示意想不到和觸目驚心,當場免費領取了由主辦單位為本次活動準備的專業洗衣機槽清潔劑,更有居民當即邀請衛生專家到附近家中進行清潔指導。記者也跟隨進入當地一居民家里,現場感受了整個清潔過程。通過近3個小時的實地清潔工作,記者拍攝到未添加任何衣物,僅通過洗滌劑清潔,即有大量污水排出的畫面。
圖:工作人員清洗指導
疾控專家表示,家用洗衣機細菌超標率高達81.3%,其中霉菌檢出率60.2%,總大腸菌群檢出率高達100%,其中還檢測出綠膿桿菌等其他多種病菌。(數據來源:《上海預防醫學》)。人體穿著二次污染過的衣物,極容易被病菌感染。特別是像老人和嬰幼兒、孕婦這些的特殊群體,由于自身抵抗力較弱,就更加容易受到病菌侵襲。例如:霉菌會引起腳癬、手癬、指甲癬、花斑癬等多種皮膚病;同時也會引發霉菌性陰道炎癥等婦科病,尤其對于孕期婦女來說,感染霉菌,將極易導致流產、早產等。
圖:洗滌后排出的污水
所以專家呼吁廣大市民要養成定期清潔洗衣機槽的日常習慣,做到至少每2個月清潔1次洗衣機槽,特別在換季或洗衣機使用頻率較高的季節需要增加洗滌的次數。清洗方式常見有兩種,一是請專業維修工人拆卸洗衣機槽進行清洗,這種方式成本較高也比較麻煩;另一種是使用專業的高除菌率的洗衣機槽清潔劑(格科洗衣機清洗除菌劑)進行清洗,去污除菌一步完成,操作簡單有效。專家還提醒市民:要養成良好的使用洗衣機的習慣,比如:洗完衣服后,先別給洗衣機蓋蓋兒,通通風,側開門的洗衣機除此之外,還要把鑲嵌在門口的墊圈中的水擦干,以免滋生霉菌,洗衣機應盡量避免存放在衛生間。
另外,通過圖片展示獲悉,空調散熱片、下水管道、冰箱內部等也是家居健康隱患的幾大衛生死角。該圖文展活動將在上海、北京、南京、深圳、杭州等5個城市同